马世骏科技创新突击队:科学治蝗护航粮食安全
发表时间: 2024-03-22 来源: 朝阳报
03_p79_b.jpg

 

    人物故事:

    马世骏科技创新突击队,隶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团队带头人王宪辉研究员的带领下,始终奋战在我国重大农业病虫害治理领域科研一线。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1篇;获批国际专利2项,国内专利4项,PCT2项,农药登记证1项,农业行业标准1项;多次参加农业部、林草总局等多部委的咨询会议,提交了多份有关沙漠蝗和草地贪夜蛾防控的咨询建议,并面向公众多次进行科普宣传活动。攻关团队的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应用效益,充分发挥和贡献了中国科学院力量和智慧。

 

继承先辈遗志,传承革命精神。马世骏团队继承并发扬了以马世骏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始终把国家需求当作奋进方向的精神,积极围绕国家战略,不断学习和研究新业态、新方向和新成果,形成互帮互学、探索创新的学术氛围。以重大农业害虫、入侵害虫为对象,结合模式化研究和多学科交叉,力争将病虫害控制做到定时、定点、定量,在薪火相传中续写时代新篇章。

 

    继承先辈遗志成为第三代“治蝗人”

    飞蝗是世界性大害虫,蝗灾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三大自然灾害。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一场科学救国的治蝗保卫战拉开了序幕。从1952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前身昆虫研究所便以马世骏、钦俊德等专家领导的昆虫生态研究室和昆虫生理研究室为主,研究起了飞蝗的发生、数量消长及其种群预测。

 

    老一辈科学家深入飞蝗发生基地,生活在蝗虫的“老巢”,围起实验地、埋好了大、中、小的养虫笼,对飞蝗习性进行24小时观察,连年的观察实验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改造我国东亚飞蝗蝗区绘制了第一张蓝图。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作为第二代蝗虫研究的代表人物,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将蝗虫从过去的农业害虫发展为现代的昆虫研究模型。他带领团队揭开了飞蝗型变和暴发成灾的内在奥秘,将蝗虫的研究拓展到生态基因组、表型可塑性、行为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等领域,为世界蝗虫生物学和控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科技不断进步,科学家求知、探索、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时间转而来到21世纪,以王宪辉作为带头人的马世骏科技创新突击队成为了第三代“治蝗人”,团队成员共有36人,他们长期从事昆虫学研究,具有雄厚扎实的专业背景与实战经验,责无旁贷,扛起了治理研究国家重大农业害虫、入侵害虫的旗帜。

 

    精心钻研 破解蝗虫基因密码

    “其实蝗虫很温顺,憨头憨脑,不咬人。只有群居型蝗虫在特定情况下才会聚集从而形成蝗灾。”王宪辉站在养虫室里的飞蝗前,厚厚的镜片下透出笑意。他说,想要消除蝗灾,研究清楚蝗虫为何聚群是一大关键,除了温度、气候等外部因素,只有了解外因背后的内因,才能深刻透彻地理解蝗灾的暴发机制。

 

    因此,“飞蝗大规模聚群的发生机制”成为昆虫学领域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方向之一。面对这一世界性的难题,王宪辉提出了假设:蝗虫聚群时靠嗅觉信号辨别其他个体,一旦群居型飞蝗的嗅觉基因表达量变高,就会非常喜欢蝗虫聚群的气味,继而形成蝗灾。

 

    蝗虫基因组大小是果蝇的30倍,比人类还大2-3倍。从提出假设到证明成立,王宪辉与团队成员一干就是4年。4年间,他们只专注于这一件事。

 

    蝗虫基因组学研究在当时还是一片空白,为此,王宪辉和团队成员开发了多种基因表达检测和功能筛选方法。最后派上用场的是RNA干扰技术,可以判断筛选出的几百个基因“谁是大领导(主效基因),谁是小领导(副效基因)”。

 

    至此,终于接近真相。“我们接下来要把这几百个基因的主次关系搞清楚,也就是蝗灾发生的内因。”王宪辉说。

 

    为了尽早证实假设成立,王宪辉与团队成员连续3个春节在实验室度过。他回忆当时的工作状态:早上六七点到实验室,晚上十二点回家,除了睡觉都泡在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接触蝗虫,诱发了严重哮喘。为了赶进度,他不得不戴着防毒面具,在温度达32度的养虫房内连续工作。

 

    最终,他们从1万多个基因中找到两类与嗅觉相关的基因,并发现其对蝗虫聚群行为有直接影响。2011年,这一研究的相关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遗传学》上,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如今,基因芯片、基因削减等这些他们自主研发的技术已成为可推广应用的工具,被国内外多家实验室借鉴。

 

    多点开花 护航绿色农业

    培育国产商用熊蜂、消除病虫害……近年来,以王宪辉作为带头人的马世骏科技创新突击队不断创新钻研,将更多科研成果运用到绿色农业发展中,为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俗话说:要想果实长得好,最好蜂儿把花咬。可见蜜蜂对植物的重要性,在所有授粉蜂群体中,熊蜂在多数环境下被证明能比普通蜜蜂更有效地进行授粉。为培育国产商用熊蜂,王宪辉带领着专家团队从野外筛选了多个熊蜂品种开始进行生态适应性及行为特征相关的基因性状分析。通过对野生熊蜂性状的驯化、改良,培育出了国产熊蜂的新品系——中科熊蜂。经过“定制”的新品系熊蜂具有个头更大、耐力更强、飞行更远等优良性状,成为授粉蜂中的“佼佼者”。

 

    草地贪夜蛾被国际CABI评为世界十大植物害虫。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马世骏科技创新突击队”中从事昆虫嗅觉行为研究的王琛柱连夜和另一位团队成员杨科开展草地贪夜蛾性信息素的研究,鉴定了性信息素的3种活性成分和6种信息素受体,对设计和开发草地贪夜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奠定了科学基础。同时,团队中从事昆虫病毒杀虫剂开发的孟茜,与同组的张寰组建草地贪夜蛾的病毒生物农药与生物制品开发小组,紧锣密鼓地开展研究工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新农药研制成功,灾情得以缓解。

 

    理论与实践“双加持”下,“马世骏科技创新突击队”早已成长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业务知识专精、协同作战高效的优秀科研团队。他们先后在东亚飞蝗、非洲蝗害入侵、草地贪夜蛾爆发等重大灾害发生期间为国家献言献策,奠定了治理上述虫害爆发的重要理论基础。

 

    科技强国之路任重道远。队员们表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把科研工作做好,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 杨兴龙
相关报道
无标题文档
主办单位:北京市朝阳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电子邮箱:chywmb@163.com 联系电话:86-010-65099776
ICP 备案号:京ICP备 06033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