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因而称“中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2006年,中秋节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祭月、赏月、拜月……传统习俗在今人的重温中更有生命力,万家灯火在习俗流转中更添文化自信。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以中秋的名义,我们共续一种文化根脉。值此节日,加强未成年人的传统文化教育,多形式开展中秋诗文朗诵、鉴赏,诗词书画大赛等精彩活动,让孩子们走近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让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群体一起努力,为未成年人搭建弘扬传统文化的桥梁,培育新时代好少年。

青年一代是建设国家的主力军,在不同行业奋斗拼搏着,支撑他们的是远方的目标、人生的梦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中秋节这个充满团圆寓意的节日里,乡愁,拉近了故乡的距离。同时,也增进了家国情怀。“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这一天,有太多的故事分享。

当中秋明月渐圆渐满之际,正是品味亲情与温暖之时。孝亲敬老、感恩亲朋,是中秋传统节日赋予的时代价值,成为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文化基因,影响着一代代人朴素的道德认知与精神追求。在中秋节开展孝亲敬老、感恩类主题活动,有利于深化节日内涵,拉近情感交流。

祭月
祭月.jpg

遥望明月寄相思

赏月
赏月.jpg

把月言欢叙佳节

品尝月饼
吃月饼.jpg

以月之名联感情

拜兔儿爷
00000000000000.jpg

手艺流传久祝福

版权所有:北京市朝阳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北京市三思益安科技有限公司

祭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在《礼记》中曾有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祭月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传达相思的方式。古代很多诗人都曾写下著名的佳句,比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白居易的“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这些诗句也常常被现代人用来表达,借以抒发相思之情。

X

赏月

  赏月的风俗承源于祭月,只不过风格由严肃的祭祀转变为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行于唐代。到了宋朝,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民俗节日后,被正式称为中秋节。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X

品尝月饼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来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X

拜兔儿爷

  “兔儿爷”是北京特有的一种文化产物。基本形式是一尊兔首人身的彩绘泥塑,为中秋节期间的节令风物。产生于明朝晚期,至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了。

  老舍先生就曾在其作品《四世同堂》之中,用了这样一段惟妙惟肖的文字来描绘“兔儿爷”,“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兔儿爷”着红袍袒右肩,露出里面的铠甲,衣服下摆为五彩“立水”,一如明代官服,又像京剧舜台上封疆大吏的戏装。这“兔儿爷”泥塑的一招一式间,尽显着老北京的韵味。手艺永流传,记忆恒久远,希望“兔儿爷”与古老的记忆一同绵延,继续传承下去。为大家展现北京最美的一面,向世人传递着北京的韵味。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