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鲜鱼口在哪吗?”“不知道。”
“请问鲜鱼口在哪里?”“不清楚。”
“这里附近有个鲜鱼口美食街,在哪里?”“你问问别人吧,我也不熟悉。”
8日上午,前门煤市街路口,江苏游客李先生正为找不到鲜鱼口美食街而犯难,而记者是李先生问到的第4个人。
“走,我带您找旅游咨询站问问去。”记者认为,前门是繁华的旅游大街,找到旅游咨询站该不是个难事,但出乎意料,在前门大街上,想找到旅游咨询站,还真没那么容易。
记者带着李先生一路向保安、小商铺、公厕保洁员打听了三次,总算被指引到前门箭楼东侧。
“i”,是国际通行的为旅游者指点迷津的旅游咨询站的标志,本应醒目好认。而前门箭楼东侧的“i”很低调,房子比报刊亭大不了多少,只在屋檐下有行羞答答的小字:北京旅游咨询站。
虽然找到了旅游咨询站,记者和李先生却都傻了眼。咨询站门窗紧闭,扒窗看,屋里凌乱地码放了些宣传品展示架、桌椅板凳,似乎好久没有人迹了。
“这个旅游站已经好长时间没人了。”看到记者和李先生正往旅游咨询站里张望,一位清洁工大姐热心地说。“这周围哪儿还有旅游咨询的地方吗?”清洁工大姐想了很久才说:“前门步行街路口西边好像还有一个。”
顺着清洁工大姐指的方向,记者和李先生走进步行街,在林林总总的铺面招贴中,东张西望转悠了十多分钟才发现了“i”。并不是清洁工大姐指错了方向,只见咨询站大门的左窗口,是正滚动播放的电子屏,右窗口糊着巨大字号招贴,内容很简单:“机票火车票”,而“北京旅游咨询站”几个小字在门楣下显得煞是可怜。
咨询站里,有四五名游客正排队买机票和火车票。记者和李先生挤到前面询问工作人员鲜鱼口怎么走,工作人员头都顾不上抬,“您先等一下,我把前几位的票出完,再给您解答。”
等待中,记者仔细打量,除了出售机票和火车票,咨询站还经营“一日游”等旅游产品,北京旅游的宣传材料堆放在门后的角落里,去年12月才全新推出的北京旅游多媒体终端机“黑着脸”,成为摆设。
过了半小时左右,工作人员终于忙完了手头的事。对记者和李先生的提问,她只干脆地说了一句话:“往南200米左转。”
记者与李先生在鲜鱼口的街道牌子下分手,李先生满怀欣喜地去品尝北京小吃,而记者却煞是失落,虽然在前门大街找“i”的经历仅仅是北京旅游服务的一个小小细节。
全聚德咨询站:您打电话自己问
位于前门大街全聚德烤鸭店内。
记者询问工作人员如何乘公交车到怀柔,工作人员拿出了一本《北京京郊旅游手册》递过来,“这上面都有联系电话,您自己打电话问问,我们也不清楚。”
什刹海咨询站:服务仅限什刹海
位于什刹海荷花市场西侧。
“银锭桥在哪个方向?”“从这里步行过去要走多久?”“什刹海哪里可以租船?”“租船是什么价位?”……面对记者一连串“无知”的提问,咨询站工作人员非常耐心,一一作答。临了儿还送给记者一份什刹海地区的手绘地图,并帮助记者标注了现在的位置,服务可谓是非常贴心。
当记者问她怎么乘公交车到怀柔时,她说:“您到东直门长途汽车站问问吧,具体坐几路我就不知道了。”
怀柔国道咨询站:大门紧锁
位于G111国道怀柔出口。
大大的“i”字非常醒目,但到门口记者才发现吃了“闭门羹”。从窗口看进去,屋里空空如也。
“i”是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必不可少的服务设施。
“i”即information的字头。国外“i”服务站大多由政府旅游部门设立,以为本地、国外旅游者服务为主,回答旅游者遇到的问题。在外旅游的人们多会对“i”有信赖,因为“i”能帮助旅游者解决问题。
按照市旅游委公布的数据,至2011年1月底,本市已建成110个旅游咨询站。去年一年,本市旅游咨询站共接待了1073.59万人次的中外游客。预计到今年底,本市的旅游咨询站点将达到300家。
区县动态
Copyright ©2009 www.bjwmb.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31449号 主办单位: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运行管理: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webmaster@bjwmb.gov.cn Telephone number:630875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