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文明街巷——苏州胡同
发表时间: 2021-08-17 来源: 文明东城

  东城区苏州胡同,此前被评为“首都文明街巷”。近年来,建国门街道对苏州胡同进行整治提升,改善美化道路周边环境,加强公共空间利用率,增加附近居民的休憩空间,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青砖灰瓦、信鸽盘旋的北京味儿回来了。胡同还因此被评为2020十大“北京最美街巷”。

  探索管理新模式 五位一体治乱象

  2015年,东城区启动对苏州胡同的环境整治试点工作,从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着力强化软件管理服务,切实解决苏州胡同长期以来存在的违法建设、环境卫生、环境秩序、交通停车等重点问题。

社区工作者正在入户走访

  为破解管理难题,建国门街道在苏州胡同试点推行胡同管理“五位一体”的新模式——“街居主导,商户自律,物业管理,执法保障,居民监督”。即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发挥主导作用,整合各方资源统领全局;成立居民、商户自律自管会,签订承诺书,履行共同责任,维护好胡同环境;引入物业公司,推行平房区物业化管理;城管、公安、食药、工商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实现全方位覆盖;发挥居民监督作用,充分听取居民意见。

苏州片区召开停车管理议事会

  物业管理公司加强对胡同的巡查管理,及时制止违法、违章行为,确保胡同无私搭乱建,无占道经营,无垃圾渣土,机动车文明有序停放,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社区还试点推行“垃圾不落地”制度,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密封装袋后,每日定时定点集中回收,避免堆放和转运途中产生二次污染。

  多方合力促整治 居民停车“往上看”

  为彻底解决胡同停车乱象,让生活在社区的居民享受一个良好的宜居环境。由城管委协调,街道聘请了停车管理公司规划和研究苏州片区内的停车方案。

  街道和社区多次组织居民、车主举办见面会,协调讲解停车方案。遇到个别情绪激烈的车主,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到居民家中,了解情况,做工作。做到面对面、一对一的解决问题。

  为了改变胡同停车难的状况,建国门街道与企业合作,见缝拆针地在苏州胡同建设智能停车设备。“停车楼优先提供给本胡同居民,目前东口的车位都是居民在使用,西口靠近同仁医院,白天会有一些患者和家属来停车,也很方便。”相关负责人说。

  居民齐心协力参与 打造绿荫街巷

  平房区物业协助社区做好胡同的保洁、绿化等工作。小巷管家通过日常巡逻,将发现的问题向社区、平房区物业反映,获取及时的处置。

  胡同整治工作也获得了居民的大力支持。周边居民克服了施工期间出行不便、生活有影响等方面的不利因素,主动支持街道、社区工作,并自发地美化楼门院及胡同卫生死角。

  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起初,在拆除违建、清理杂物后,胡同里许多“隐秘的角落”空置,为了防止居民继续堆砌杂物,居委会特地购买了一些绿植,喜欢种花草的居民也参与其中,胡同里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爱绿护绿志愿队”利用空余时间为小花坛除草、浇水,对胡同的各个角落进行长期维护。

  听取民情汇民意 保留胡同北京味

  东城区对苏州胡同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按照“一店一牌”的标准,规范了苏州胡同沿线门店的户外牌匾广告,拆除了陈旧牌匾、广告牌,制作更换为统一标准的牌匾。牌匾统一风格,安装牢固,避免安全隐患。

  在方案制定过程中,不断听取民情、汇集民意,邀请居民、商户与工作领导小组面对面交流,反复推敲每一个设计细节,力求完美。

  本着“坚持传承传统风貌、保持历史特色”的胡同保护原则,保留胡同北京味儿,在胡同东口设立景观墙, 清洗粉饰胡同两侧墙面,平整胡同路面,设立宣传栏,为居民建起休闲文化区,安置了轨道棋、乒乓球台、篮球架等文体设施。

  如今,在苏州胡同,居民可以用健身设施锻炼身体,或者在文化休闲区与和老街坊聊聊天,连胡同中的小猫都有了栖身之所。

苏州胡同景色

  坐在自家屋前,手中拿一把蒲扇,歇凉;到了整点,耳畔飘来不远处北京站报时的《东方红》编钟乐,老胡同居民享受着悠闲的时光。

责任编辑: 李 艺
主办单位:北京市东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dcwmb@163.com Telephone number:86-010-64075483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