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中国人的文化仪式与情感根脉
发表时间: 2020-01-23 来源: 北京日报

  过年的方式在变化,但春节作为中国人的文化仪式与情感根脉始终没有变。审视好传统文化的迭代进程,采撷有助于文化流传的形式、载体和资源,在节日的仪式感中品味生活的温暖,在“此处心安”的根脉感中体悟家的慰藉,我们定能以最好的姿态,迎接每一次全新的出发。

  “习大大,彭麻麻呢?”“没来。过年了都在家里忙着呢!”1月19日,正在云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腾冲和顺古镇,同游客的这段“拉家常”刷爆网络。次日,总书记来到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察看新春年货市场供应情况,并向全国人民拜年,祝福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和气致祥、事业进步。”寒冬岁尾,亲切的祝福、接地气的话语,让闻者心中暖意融融,也让喜庆的年味儿又浓了几分。

  对中国人而言,一个“家”字承载着太多情感。有“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的浓浓亲情,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绵远乡愁,更有“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的家国情怀……“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中所蕴含的人生逻辑、价值观念,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对家的精神归属早已浸润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到春节,国人对家的感念和追逐便会愈加强烈,“回家过年”便成为华夏大地上最强劲的律动。落叶归根、思乡恋家,这是中国人幸福观的基本经纬,朴素而有力量。

  春节历久弥新,也是观察家国变迁的重要窗口。“过年了都在家里忙着呢”,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过年就是“忙年”。炸丸子、蒸馒头、粘糖瓜,扫房子、贴春联、挂灯笼……“过了腊八就是年”,每一天都有固定的仪式。而当一家老小进进出出、忙忙乎乎,浓浓的年味儿便融在了欢声笑语间、万家烟火中。眼下,时代飞速变迁,照着民谣洒扫庭除、杀鸡打酒渐成过往,但人们“忙年”的身影依旧。有的拎着大包小包,临到除夕才奔忙回家;有的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就盼着儿女归家那一刻;有的和家人促膝围坐,边看春晚边抢红包。的确,过年的方式在变化,但春节作为中国人的文化仪式与情感根脉始终没有变。忙着回家、忙着过年,团圆、祈福的脚步不停,节日里凝结的亲情和乡情、寄托的慰藉和希望,就仍然真切而妥帖。

  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变动不居的时代,在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中,找寻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仪式、情感根脉,对我们来说意义深远。全速前行的中国,匆忙的脚步、远方的梦想成了许多个体生活的主线。但无论风筝飞得多高,总离不开一根线的牵引。节日的喜乐、家庭的温馨之于游子,也正如这根线一般,丝丝缠绕着人们心头最柔软的部分。有人说,你越是走得远,那份缱绻乡情越是浓厚;你越是走得快,那份安静、祥和越让人怀念……的确,对一个社会、一个民族而言,文化根脉是源自历史的醇醪佳酿,也是走向未来的精神通道。眼下,我们的生活窗口急剧扩大,虚拟世界也在空前膨胀,当此之时,那些缓缓流淌着的阖家团聚的亲情、慎终追远的家风和孝悌忠信的追求,显得尤为珍贵。透过这些承载文化的仪式感,我们捕捉到的正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深层动力。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是自然规律,“从前慢”“现在快”不会逆转,但如何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让文化根脉与时代同频共振,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眼下,年俗文化其实发出了不少“新芽”:看展览、看电影、“集五福”,成了一个个“新年俗”;农民自排自演办“村晚”,山歌民乐、民族舞蹈、渔歌小调应有尽有,乡村新景让人耳目一新;“反向春运”以及全家旅游过年,也是不少人的选择……可传承不易、创新犹难,文化的流传不仅在于浅层次的形式创新,更在于深层次的精神与情感追寻。除了政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为欢度佳节提供更多便利,让民众重拾年味儿的旋律与节奏也十分重要。对每个人而言,要回答的问题也不少:过年回家,能否在贴春联、拜年贺岁时,葆有一分耐心和敬意;能否少点喝酒应酬,和家人吃好每一顿饭;能否少玩手机,和父母亲人多谈谈心……点点滴滴中,文化在传承、价值在赓续、情感在涵养,也助力着春节文化实现“现代一跃”。

  文化如一条蜿蜒河流,自历史奔流而来,滋养着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审视好传统文化的迭代进程,采撷有助于文化流传的形式、载体和资源,在节日的仪式感中品味生活的温暖,在“此处心安”的根脉感中体悟家的慰藉,我们定能以最好的姿态,迎接每一次全新的出发。(晁星)

责任编辑: 李 泳洁
相关报道

海淀公益广告

Copyright ©2009 www.bjwmb.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
主办单位: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运行管理: 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 webmaster@bjwmb.gov.cn Telephone number:86 - 010 - 6267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