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2018-10-30

  一、总体情况

  自1991年文明市民学校在北京市创办以来,根据北京市文明市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要求,从1995年海淀区在部分文明社区(居民区)内开始试办文明市民学校。通过先行试点,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条办学、建校的成功经验。2000年,我区文明市民学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区机关部门和各街道、镇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建立健全了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街镇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社区(行政村)文明市民学校分校。目前,全区建立和完善了文明市民学校总校1所(设在中关村学院)、街道和镇文明市民中心校29所、社区(村)文明市学校分校665所,统一制作了校牌,实现了街道、镇和行政村覆盖率100%,形成了“三级网络”教育格局。

  二、主要做法

  多年来,我区各级文明市民学校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为宗旨,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核心,以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目的,以最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为基本途径,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扩大宣传面,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使更多的居民认识了市民学校,走进了市民学校,使文明市民学校教育阵地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个方面好的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规范运行管理。在文明市民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中,海淀区立足长远,坚持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科学的管理机制,确保了文明市民学校工作有序开展。为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区专门成立了海淀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校务委员会,形成了党政部门统筹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各级文明市民学校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根据任务变化要求,及时调整充实力量,加强对文明市民学校的组织领导力度。为规范文明市民学校的管理,区制定出台了《海淀区文明市民学校管理章程》、《海淀区文明市民学校教学管理规定》和《海淀区文明市民学校教学管理考核细则》等制度规定,从而保证了文明市民学校运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教学有计划、按步骤的正常运转,促进了文明市民学校规范化管理。

  二是加强基础建设,优化教学环境。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大量资金,努力改善全区各级文明市民学校的基础设施。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区文明办和街镇共投入数千万元,改建或修缮了文明市民学校的活动站、活动室,补充配备了投影仪、闭路电视、录相器材、DVD机、照像机和电脑等教学设备,极大改善了文明市民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时,还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书架工程”,建立了市民学校的图书室,添置了多种类文化体育器材,丰富和满足了广大市民文化生活需求。

  三是整合资源优势,提高办学水平。海淀区注重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发挥区位高密集的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加强文明市民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中关村学院、文明市民学校总校专(兼)职教师为主体,以街道社区教育学校、文明市民学校中心校和社区(村)文明市民学校兼职教师为基本队伍,以全区市民教育志愿者队伍为补充,建立健全了“教师资源人才库”,完善了“课程超市”,丰富了教学内容,市民可随时在海淀文明网或中关村学院网上拉单点击,预约个人培训内容需求,使市民的生活、学习更加便利化和快捷化。同时,还重视加强信息宣传和社区网站建设,建立了社区教育网站,开设了“文明市民学校”网页,为市民学校网络化教育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

  四是广泛开展活动,促进素质提升。近几年来,海淀区文明市民学校高举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坚持以公民道德建设、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文明行为养成为重点,广泛开展了以知识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市民大课堂”教育;以读书看报、学习交流、演讲为主要形式的“读书会”活动;以开办各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班为主要形式的市民培训教育;以书法、绘画、种花养鸟养鱼、提高市民自身修养、生活情趣方面的艺术鉴赏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育;以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唱歌、跳舞、保健操等文明健身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文明市民学校有秧歌队、书画社、合唱队、京剧队、时装表演队等3000余支团队,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展示活动。从2010年开始,区文明办和中关村学院、区文明市民学校总校,每年都联合举办一届海淀区文明市民艺术节活动,旨在为百姓搭建起施展艺术才华平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展示百姓时代文明风采。同时,我们还依托文明市民学校总校文化交流中心平台,开展了中国厨艺、书法绘画、茶艺、陶艺、古琴、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学习、体验和交流活动,培养了广大市民高雅情趣,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素质,推动了创新型社会管理,营造了向善向好的社会文明环境。

 

 

 

 

 

 

  • 版权所有:北京市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 技术支持: 首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