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河口全力打造宜居山城
发表时间: 2018-11-12 来源: 怀柔报

  

银河谷秋景。怀柔报记者 卜向东 摄

111国道汤河口路段。怀柔报记者 卜向东 摄

黄花甸子村。怀柔报记者 王伟力摄

  庄户沟门村 精品民宿富民惠民

  “前些年,我们眼巴巴地看着来自各地的游客经过村口到别的民俗村吃住,而我们村却连本地人都留不住,有条件的都想往外搬。”庄户沟门村书记刘凤库说,“村庄发展必须要有人气,要想留住人,就要先整治环境。”

  庄户沟门新农村建成后,民居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依托天河川、银河谷、满韵汤河三条沟域经济景观带交汇点的地理优势,逐渐调整产业发展结构,打造“生态休闲+精品民宿”自助旅游新模式。打定了吃旅游饭的主意后,环境治理就成了全村的头等大事,党员活动、《村规民约三字经》上墙、卫生清洁、洒水车降尘等工作如火如荼全面铺开。该村把“门前三包”等环境治理制度同《村规民约》相结合,把房前屋后卫生治理同村边、路边、河边专项整治结合起来,把保洁员日常管护同党员“红马甲”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全面绿化道路、治理河道、美化村庄。

  如今庄户沟门村街道整齐、民居干净、花倚门楣,显得生机盎然。村民刘奎军在外多年,见到家乡巨变,便回村装修自家房子开起了民宿。“在城里买了房,好多年没回村了。如今村里盖起了新房,环境也好了,退休还体验了一把创业的激情,没想到居然这么火爆。”他经营的“繁星小院”打破了传统民俗户的经营模式,以地中海风情、美式休闲为主题,对民居进行概念装修、精品装饰、庭院美化,通过网络预订整院出租,为游客提供宿游一体的自助式休闲服务。开业一年多,“繁星小院”的经营收入已经达到60余万元。

  而另一处精品民宿“山洼洼”,雇佣了村里低收入户负责民宿的卫生保洁,按80元/次的标准给予劳动报酬,带动了本村闲置劳动力就业。在两户精品民宿的带领下,庄户沟门村民宿经营户已达20余户。

  下一步,庄户沟门村将进一步开展人居环境治理,以精品民宿为特色,细做山水文章,鼓励村民巩固新村建设成果,发展民俗、民宿、餐饮等旅游配套服务,逐步形成以休闲养生为主题的民宿旅游综合体。

  废弃棚板变再生资源

庄户沟门新型农村社区。怀柔报记者 卜向东 摄

  走进汤河口镇东帽湾村废弃大棚集中处理点,两套蓝色的机器正在轰隆轰隆地运转着,该镇108栋养鸡大棚的废弃玻璃钢板在这里被热熔。

  “养鸡大棚拆除后,许多玻璃钢板变成了白色垃圾,非常不好处理,主要是对环境危害特别大。我们把汤河口、东湾子、西帽湾等六个村的废弃棚板统一运到这里,集中粉碎后进行热熔处理,达到环保拆棚的目的。”汤河口村村委会主任王德才指着成堆的废弃泡沫说。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18年9月以来,汤河口镇持续开展大棚房清理工作,目前已拆除废弃养殖大棚90余栋。大棚拆除后,镇域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后期棚板的处理工作却成了难题。为有效解决废弃棚板带来的污染问题,该镇将分散在汤河口、东湾子、西帽湾、大栅子、卜营、连石沟六个村的废弃棚板统一运送至东帽湾村的临时集中处理点,经过收集、运输、剥皮等工序后,将剥离出来的泡沫板投入粉碎机集中粉碎,再通过热熔机进行热熔处理。泡沫废弃物热熔后既可以有效回收二次利用,也可以当做一般垃圾进行集中处置。据统计,全镇108栋养殖大棚的泡沫废品将热熔成八吨左右的可回收再生料,切实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

  2000亩腾退土地变花田

小黄塘村景观花园。怀柔报记者 孟飞 摄

  腾退养殖渔场、拆除禽畜大棚,改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以点带面种植硫华菊、油葵等景观花田……汤河口镇坚持生态涵养功能区域定位,发展景观农业、生态农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2018年,该镇坚持绿色生态理念,开展清脏、治乱、增绿、控污专项整治,全面清退白河沿岸养殖场(户),共清理养殖户10户,清理河道鱼池5处,拆除私搭乱建30处。在顺利完成地上物拆除、恢复土地原貌的基础上,基于腾退土地国道、白河双线相夹,北部山区出入京必经路段的地理位置,该镇统一规划,流转边角土地,种植硫华菊、百日草、蓝蓟蓝等花种共计500亩,7月至10月的超长花期为国道沿线“增红添绿”,成为北部山区“打卡”赏花的必选胜地。

  “除了小黄塘村的花海景观,我们还种植了油葵、油菜花这类富含观赏价值的经济作物,打破了长久以来的大田种植模式,不仅美化了全镇环境,同时也为三产旅游业提供服务支撑。”该镇农业发展办主任赵立平介绍,汤河口镇以前一直以大田种植为主,村民农业收入水平普遍偏低,2018年,该镇通过整体规划、土地流转,在河东、西帽湾、东帽湾、大栅子、新地等村种植900亩油葵,在后安岭、东湾子种植400亩油菜花,油葵、油菜花除了具有观赏价值,收割榨油后也为各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如今,近2000亩景观花田逐渐形成了全镇三季有花、四方花海环绕的生态格局,夯实了“养生福地、宜居山城、旅游新镇”的环境基础,筑牢了北部山区生态屏障。

  黄花甸子村 全民参与“盯”出好环境

  “每天早上,我都挨家挨户去收垃圾,再统一进行分类。刚开始收上来的垃圾几乎全是混着放,分类工作特别难做,我就一户一户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讲垃圾分类的好处、怎么分。慢慢的,大家给我的垃圾都是分好的,处理起来方便多了。村民思想转变了,村里也更整洁干净了。”说起环境治理给村里带来的变化,黄花甸子村垃圾分类员于振清打开了话匣子。

  村居环境的改善和群众环保意识的提升离不开该村强化制度管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号召全民参与的综合治理思路。2015年,该村实施新村建设,依山就坡建起了85栋新民居。新农村建成了,房子新了,环境可不能走脏乱差的老路子。为使村庄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该村严格实施“门前三包”、环境巡查等制度,配备了3名保洁员和1名垃圾分类员,及时解决村内街道、房前屋后、村庄周边的各类环境问题。有了制度可依,村里的党员也全部行动起来,以党员活动日为契机,每月定期开展村级环境整治活动。2018年6月,该村党支部还组织党员“红马甲”开展违建拆除行动,在公路两侧清理腾退空间种植花籽,打造了长达4公里的“黄花一条沟”景观,沿路的黄花随风盛开,呈现出黄花满地的美丽景象。

  除了带头清理环境,该村“两委”干部和社员代表还组成了环境巡查小组,每次开完代表会,巡查小组在村中巡查环境,把“门前三包”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各家各户,遇到卫生死角、垃圾乱堆乱放等现象及时就地清理。渐渐地,党员、村民代表带领全体村民“盯”出了干净整洁的好环境。

  古朴整洁的青石板路、高低蜿蜒的长城石垛、错落有致的新民居……如今的黄花甸子村,家家整洁干净、路路幽静畅通,成为了银河谷里生态宜居的新地标。

责任编辑: 李艺

主办单位:北京市怀柔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bjhrwmw@126.com Telephone number:86 - 010 - 69645375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