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老手艺 荆编留乡愁
发表时间: 2018-11-14 来源: 京郊日报

  说起荆编,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这其实是一种存在于农村,特别是北方农家里最常见的生产生活工具。

  随着时代变迁和进步,这种荆条编织制品早已鲜见于集贸市场,亦或山村农家,但其编织技艺却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传承,并发扬光大。作为京郊荆编技艺传承人,怀柔区雁栖镇西栅子村农民赫文起自小学习荆条编织技艺,几十年来,不仅用双手编出背篓、果筐、粪箕子等多种农村生产生活用具,而且还开启了指尖儿上的创业新营生,实现增收致富。

  学编荆条 技术娴熟

  深秋,和煦的阳光洒照在怀柔区雁栖镇西栅子村的一个农家院落,宁静的小院弥漫着一股荆条特有的清香和荆条摩挲的声响。

  年近八旬的赫文起老人坐在院中,熟练地用荆条编织着篮子、果筐等各种生产生活用具。细长柔韧的荆条在赫文起手中穿梭,不多时,一个果筐或篮子就呼之欲出。这些荆编制品不仅能给他带来快乐,也成了家里的部分经济来源,周边镇村的果农和村民都很喜欢。

京郊日报记者 温来生 孟阳 摄

  聊起自己的荆条编织手艺,赫文起打开了“话匣子”。年轻时,在家务农的赫文起跟村里人学会了这门手艺。别看他是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可心灵手巧,当年在十里八乡搞荆条编织的人中,数他编得最好。“那时候还不流行出去打工,平时除了农忙也没多少活,荆编手艺轻巧,我就开始编织各种荆条制品。直到现在,荆条编织带给我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收获,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看到别人用着自己编织的荆条制品,脸上流露出满意的笑容,我真得很高兴。”赫文起颇为自豪地说。

  “西栅子村的荆编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已经流传几百年,而赫家的荆编也祖传了好几代,所编出的产品多以农业生产工具和日用盛物器皿为主,这些农用器具在过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赫文起介绍,荆编的原材料是荆条,是一种落叶灌木,多生于山地阳坡,生长旺盛,被割过的枝条第二年又会长出新枝,可继续用来编织。西栅子村东、南、西三面环绕箭扣长城,北面是海拔1534米的黑坨山,周边荆条资源丰富,为村里荆编发展提供了基础。早几十年,西栅子等农村荆编很普遍,收菜、装东西的器具全都离不开这门手艺。

  荆编制品 工艺精巧

  一根根普通的荆条到了赫文起的手里,几番折叠,仿佛有了灵性,转眼间就变成了一个个漂亮、实用的荆编制品,堪称指尖儿上的“神奇”。

  “看起来很简单的荆编制品,整个过程却很费时间和精力,整个流程需要多道工序,一一做下来,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赫文起介绍,荆编大致有八个步骤,依次为选条、泡条、打底、收起、横编、收沿、拧细、掐尖。每一个步骤都有讲究,比如选条。割条子要看节气,最好时节是在霜降前后,第二年生长出来的荆条最好使,另外还要选出直溜、少节的。泡条更是慢功夫,割下来的荆条一旦放干,就必须在水里浸泡上七八天,让其柔软。泡过的荆条不易折断,可以任意扭曲弯折成想要的样子。要说最难的,得算打底。这步讲求手劲儿的火候,劲儿小了,底不结实,劲儿大了,影响平整美观。

京郊日报记者 温来生 孟阳 摄

  过去村民干农活,常用到的筐子、篓子,都是用荆条编的。“早些年山里人除了参加生产队劳动,挣了工分领了口粮外,经济上无任何补贴。于是,靠山吃山,村民或劳动捎带,或工余偷空进山割荆条,编织筐篓,集日挑到山下集市上卖掉赚点钱,以维持生计。”赫文起介绍,割荆条可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做的事。荆条上半年是不能用的,必须等过了处暑节气万木去水后才可使用,否则荆条干脆无韧性,便无法编织。每年从七八月份开始,至次年清明前入山割荆条的人随处可见。编织前,将新旧荆条按粗细分类,用在编织不同荆编制品的不同部位。其实这道工序十分重要,是决定一个编织品式样的关键。

  “荆条编织品讲究质优耐用,但样式却决定着它在市场里的价值。”说起自己编织的荆条制品,赫文起如数家珍,“我编织的每一个荆条器物,无论质量还是样式都十分讲究,‘样是样,行是行’,不仅有棱有角,而且造型多变,工艺精细。每次拿到集市上都一抢而光……”显而易见,这得益于赫文起对编织荆条制品的每一道工序都认真处理,一丝不苟,从不含糊,更不应付。

  赫文起,一位朴实无华的荆条编织手艺人,执着追求奉献了半个多世纪的光阴,无怨无悔地继承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努力,让荆条编织的绚丽色彩永远装点人间。

  传授荆编 留住乡愁

  天道酬勤。经过半个世纪的辛勤劳作,赫文起成了怀柔荆条编织工艺的带头人。如今,赫文起编荆条再也不是为了生计,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手指上长着老茧,但是心里过得适宜。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展现这项穿越千年的指尖艺术,给世间留下更多荆条的清香。

  西栅子村荆条编织技艺,能在赫文起手中传承下去实属不易。除了对那份祖传手艺的珍惜和尊重外,就是对自己内心的坚守。现在,村里山坡上可用的荆编原材料越来越少,只能到渤海、九渡河等周边镇村收割或采购。自己年纪大、运费高不说,再加上人工费,致使荆条编织品的成本大大提高。实际上,荆条编织已经不再能赚钱了,市场也不断地在缩小,人们现在又有各种花样翻新新款工艺品代替。编织荆条制品这门手艺,也面临后继乏人的大问题。

京郊日报记者 温来生 孟阳 摄

  随着时代变迁,如今荆编早已淡出村里人的生活,村里只剩赫文起和赫文富两位八旬老人还保留着这门手艺。“主要是生活水平上去了,装东西的家伙什花钱就能买着,没人再去花好几天的工夫编筐编篓了。”赫文起老人的儿媳妇林凤平介绍,为保护传承西栅子荆编技艺,镇里、村里决定让她作为荆编传承人,把这门老手艺延续下去,留住乡愁。

  荆条编织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赫文起一边编,一边传授经验,“手要拉紧,力道要均匀,这样编出来的筐篮才好看。”如今,林凤平学荆编快一年了,越学越觉着这手艺难。“我公公有一手荆编的好手艺,编出的筐、篮既美观又耐用。一开始,我就是瞅着好奇想试试,自打编上了,才觉出这里面的门道儿还真不少,学会学好不容易,一个普普通通的筐,光编最快也得用两天。”

  谈起这门手艺,赫文起自信地说:“我一定要把这种荆编技术传承下去。”对于现在的生活,他很满足;对于自己热爱的荆编手艺,他会尽力去守护。赫文起说,当年自己学荆编时,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会做荆编制品的人,但至今村里只剩下他和赫文富两位还在琢磨荆条编织工艺。“一生只专注于一件事,再把它做到极致。”赫文起觉得,这是手工艺人的精神,也是自己坚守的信念,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一如既往延续荆编的历史血脉。

  荆条抽新芽,日子变富裕。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对赫文起来说特别有意义,外国友人林赛夫妇邀请美国、英国和新西兰的朋友,到村里看他现场编织荆条制品。此次,赫文起不仅收获了外国朋友的赞许,还得到了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女爵士的特别邀请,11月底,他将受邀到英国驻华使馆,在一年一度的圣诞购物节上展示荆编。

  据了解,英国使馆每年圣诞节前都要举办购物节,各个驻京使馆的工作人员和家眷都会前来“买卖”他们自制、自产的食品和圣诞礼物。今年购物节上,赫文起等人将前往英国大使馆,现场展示荆编技艺,让更多人感受到西栅子村这门技艺的独特魅力,将独具中国特色的荆编制品售卖到世界各地。

责任编辑: 李艺

主办单位:北京市怀柔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bjhrwmw@126.com Telephone number:86 - 010 - 69645375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