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环保艺术家”陈宝瑾:变废为宝秀出风采,老有所学乐在其中
发表时间: 2021-01-28 来源: 临河里街道

  一座城的发展背后,总是离不开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努力、闪耀着奋进之光的人。

  临河里街道越来越多的榜样人物正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坐标,用温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前行。

  经过前期走访挖掘,临河邻里收集了10位街道榜样人物的故事,将陆续为您进行推送。让我们聆听榜样事迹,汇聚前行力量!

  本期的人物是“环保艺术家”——陈宝瑾。

  

陈宝瑾

  精美的微缩茶具和迷你家具,成套的手工象棋,壮观的高铁模型……在临河里街道玫瑰园社区居民陈宝瑾的家中,利用各种废弃材料加工而成的艺术品栩栩如生、精美绝伦,赞叹之余不禁让人钦佩作者的环保意识。

  陈宝瑾曾是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年轻时的他为了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更生动,便自己动手制作教具,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自1999年退休后,他继续保持这份创造力,专注于环保艺术创作。

  

陈宝瑾作品

  多年来,陈老师在看似平凡的生活里,用看似平凡的废弃品,创作出几百件不同风格的精美艺术品,每一件都凝聚着他的知识和智慧。作品广受好评,其中的《纸艺浮雕》《纸艺微缩家具》《纸艺茶具》等佳作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起初,制作这些手工作品更多是出于爱好,和对于废旧物品的惋惜。慢慢地,作品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喜爱,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支持我的创作。”陈宝瑾回忆道,“为了收集硬纸筒,我到超市的收银台找机打小票用完留下的纸筒芯。超市的工作人员得知后,很支持我的创作,帮我留了很多个。还有热心的快递员小哥也帮忙保留整洁的胶带纸芯,有时候一下就给我一大袋子,我都很感谢!这些材料都是做手工的宝贝啊!”

  陈宝瑾认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并不单单是一句口号,更是新时代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他积极参加各种艺术节、手工展及公益活动,同时担任科普大学西城分校广外街道教学点特邀科普志愿讲师、园林环保社区志愿讲师等职,在活动中不断结识更多热爱生活的朋友,交流手工制作的经验,让积极有趣的生活态度影响更多人。

陈宝瑾带领社区居民一起做手工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后,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理念成为首都新时尚,陈宝瑾的手工作品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他受邀参加城市副中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云直播活动,向广大网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废品利用的经验和做法。

  网络直播对于陈宝瑾来说是个新鲜事物。“在直播现场,很多东西我都不懂。我就像当年我的学生似的,需要有人告诉我要到哪里、做什么。”陈宝瑾笑着说。

  “不过我认为无论是什么样的新形式,目的都是宣传垃圾分类、倡导更好的生活方式。我能为此做出点贡献,还受到大家的喜欢,是件很荣幸的事!现在网络科技越来越发达,这也是不断学习、扩充视野的机会,让我发现新灵感,创造新作品,让生活更美好。”

  他,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颠覆“废品”的定义,用实际行动践行和宣传生态环保理念。让我们向陈宝瑾这样的榜样学习,做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宣传者、参与者、推动者,做守护首都绿水青山的环保达人!

责任编辑: 陆杨
相关报道
主办单位:北京市通州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新华网工作组
E-Mail:tzhwmb@126.com 电话:86-010-69552548
ICP 备案号:京ICP备 06033490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