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文明网评】绿色发展成为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特色
发表时间: 2022-11-07 来源: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已走过了三个年头,三年间,城市副中心从未停止追寻绿色的脚步,大尺度建绿、大密度增绿,加快绿色发展转型,将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今,绿色已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最鲜明特色,成为生机勃发的最生动诠释。

  

昔日的东方化工厂,如今已成为城市副中心的生态氧吧。(资料图)

  万木成林,家园添绿。近日,城市副中心成功摘得国家森林城市这一“金字招牌”。作为北京首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平原区,城市副中心依托自身资源和丰富的水系网络,大力开展平原造林,加快构建水绿生态空间,持续完善“两带、一环、一心”绿色空间格局。如今,俯瞰城市副中心,水清岸绿的河湖、生机盎然的森林公园、美丽的休闲绿地,一幅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崭新画卷正在北京东部徐徐铺展开。截至目前,城市副中心森林面积已达45.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3.43%,绿色已经成为城市副中心最亮丽的城市底色。

  走进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草木气息和泥土的芬芳。谁曾想到,这个面积约11.2平方公里的森林公园,是在原东方化工厂的基础上规划建设的。作为国内首个石油化工类大型污染场地风险管控项目,昔日的东方化工厂,如今已成为城市副中心的生态氧吧,也为全国土壤环境管理提供了示范性解决方案。开园首年,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即实现碳盈余状态,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丰沛,实现还绿于民。

  “绿色”建筑方面,城市副中心也始终走在全市前列,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打下坚实基础。在运河商务区核心区,北京远洋乐堤港项目获得了被誉为绿色建筑界“奥斯卡”的LEED金级认证,建筑整体节水率超40%,节约能源费用达15%。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构建系统化、整体化、全方位的绿色生态系统,建造期减少碳排放约6万吨。目前,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已有67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建筑面积约1005万平方米。绿色已成为城市副中心基建的敲门砖。

  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也是城市副中心的一大亮点。城市副中心按照“可再生能源优先”原则,在多个重大项目建设中采用复合式绿色能源。比如,城市副中心规划展览馆充分利用建筑本体和周边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建筑对采暖、制冷的能源需求,项目节能率达到81.2%。该馆通过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优先使用光伏绿电,年发电量90万千瓦时,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43.6吨,实现建筑“零能耗+零碳排”的“双零”目标。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在北京地区首次成功建成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热泵供暖系统试验井,通过了以院士为组长的专家验收评审会,推动形成该技术在北京地区的实施标准。据悉,该技术可为副中心站枢纽约189万平方米建筑提供冬季供热,约占副中心站枢纽冬季总供热负荷的60%,与传统燃煤供热方式相比,每年可减少8000吨标煤消耗量。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近年来,副中心在全市率先实现“无煤化”,PM2.5累计浓度由2016年的80微克/立方米下降为2021年的36微克/立方米。2022年,通州区统计局开展的城市副中心建设评价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城市副中心的印象描述中,排名第一的是“绿色低碳”,得到了56%的居民认同。“绿色低碳”已成为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发展基调。

责任编辑: 张斯瑀
相关报道
主办单位:北京市通州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新华网工作组
E-Mail:tzhwmb@126.com 电话:86-010-69552548
ICP 备案号:京ICP备 06033490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