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的生态环境越来越美,这不,西集镇将再添一个一万多平方米的郊野公园!
在西集镇张各庄村西侧,一片“微型郊野公园”初具规模,刚栽植不久的垂柳、国槐、元宝枫等树木正在适应新环境。
“微型郊野公园”鸟瞰图
这里曾是加工、印刷、库房等生产加工厂房,经过一年来的腾退拆除,今年年底前,将建成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公园,为周边村民们提供茶余饭后休闲好去处。
近日,在现场可看到腾退后的土地已种满了绿植。
“村里原来的印刷厂不景气,关了有好几年了,土地一直荒废着。听说这里要建成公园,我们都非常期待。”张各庄村村民金广文说。
据了解,这里原有8家中小型企业,去年西集镇通过逐家走访调查,明确企业厂房产权所属、宣传疏解政策、做企业负责人和厂房产权人思想工作,最终这些“散乱污”企业全部自愿退出,腾退绿化面积一万多平方米。
目前土地上已种植垂柳、油松、国槐、碧桃、元宝枫等10余种树种,下一步还将种植地被,铺设透水砖,打造成村民家门口的村边公园。
疏解“散乱污”企业,利用腾退出来的土地为百姓打造更多绿地公园。通州一直在行动。
郊野公园(一)
夏日艳阳下,位于牛牧屯村村北,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绿化公园,是周边十里八村有名的郊野公园。
该公园于去年7月开放,如今已是一处绿植葱翠、步道蜿蜒、景观别致的“小微绿地”。
人行步道穿插全园,木质座椅点缀其间,草地随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丘陵式”。
“自从建起这个小公园,我们遛弯儿、跳舞、带孩子玩儿都有地方去了。”
“地上铺的防水砖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行走,就算下小雨也不会把鞋弄湿。”
这处公园可覆盖周边三四个村,村民对它频频称赞。
而在以前,这里称得上是“顽疾地块”——曾是18家从事金属加工、石材加工、家具制造等“散乱污”企业的所在地,因省域边界模糊产生了一系列安全、环保、治安等管理难题。
2008年,西集镇就开始清理这些“散乱污”企业,但由于位处京冀交界地带,厂房属地不明晰,企业清退了,厂房还在,所以清退了没几天,新的低端企业就又换个名回来了。
从2017年开始,西集镇下决心拆除这片厂房,最终在2019年根治顽疾,后期又经过环境提升,终于使这片区域迎来了华丽变身。
郊野公园(二)
“这两年,我们基本上就是推倒旧厂房,改建绿荫遮盖、有树有草有花的村级小公园。”
西集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镇重点突出“生态休闲科创小镇”、“首都森林城镇”的主要特色,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持续开展集体土地非宅地上物腾退、违法建设专项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专项治理等行动。
已累计疏解企业227家,通过“散乱污”企业治理、工业大院整治、清理无证无照企业,累计取缔221家,腾出小微绿地74万平方米。
2020年西集镇的绿化项目将继续对之前企业腾退的厂房、片区进行“量身定制”,为百姓打造更多绿地公园。
主办单位:北京市通州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dcwmb@163.com Telephone number:86-010-64075483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