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联盟主站】
精神文明创建 | 立足“小切口”,撬动“大文明”,通州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助推文明城区创建
发表时间: 2022-06-15 来源: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精神文明创建的龙头工程,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化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途径。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和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工作导向,推动城市科学规划、精心建设、精细管理,促进城市生产发展、生活宜居、生态良好,打造城市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伴随着文明城区创建的激越鼓点,北京市通州区把基层治理作为城市文明发展的一道必答题,聚焦基层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下移治理重心,“落小”治理单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勇闯基层治理深水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文明城区常态化创建工作。

  通过实施基层治理能力提升项目,组织城市文明大讨论,发动市民参与社会监督,通过孵化更多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居民自治意识,破解文明城区创建难点问题。各街道、乡镇紧扣民生期盼,紧盯问题短板,从老旧小区、城中村、背街小巷、停车场等难点问题入手,以实打实的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旧小区”变身“示范小区”。针对老旧小区管理难题,实施“1+1+N”物业服务工作模式,全面推进居民小区文明创建对标达标工作,将老旧小区与周边小区进行打包,创设463个“物业管理单元”,逐步规范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使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活力。中仓街道中上园5号院建于90年代,由于无物业管理导致“脏乱差”成为常态。中仓街道通过“先尝后买”方式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从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仅用一年时间便实现了“12345市民热线零投诉、创城督办单零增长、物业费收缴百分百”的三大转变。如今走进小区,崭新的门禁、道闸、保安亭,行人通过需要刷卡,车辆进出都有记录。院内甬路、绿化带看不见杂物,每一辆私家车精准地停放在车位里,保安和保洁正戴着对讲机巡逻。小区公共区域还专门设置了集中晾晒区,建设了“文明议事亭”“文明家亭”“文明驿站”“文明画廊”“文明楼门”,一个个细微之处,彰显着文明和谐之风。

  

  “城中村”变身“城中景”。在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中,注重虚功实做、实功细做,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入手,让群众共享文明城区创建成果,不断提升群众满意率。窑厂村是典型的城中村,曾经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贯穿村子275米长的主路,坑洼不平,刮风一身土,下雨一脚泥,道路两侧杂草丛生。生活垃圾和各类杂物随处堆放,夏季蚊蝇满天飞。针对窑厂村的老大难问题区委书记带队调研,明确了整治思路和责任分工。如今,原来的土路进行了重新铺设,原来臭气熏天的化粪池被填埋,新建了规范化的污水井,道路两侧的菜园搭建起竹篱笆,昔日脏乱差的城中村旧貌变新颜,困扰村民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村民们都为文明城区创建竖起了大拇指。

 

  “老街巷”变身“新街景”。通州区针对167条背街小巷开展整治提升行动,让背街小巷的面子更靓,里子更舒适,形成“一街一特色、一街一景观”,同时“责任双师”制度,开展文明街巷创建工作,实施“动态治理”。南街胡同打造墙上博物馆,将上百件上个世纪家庭常见的老物件陈列其中,展示老北京民俗,如今成了“网红”文明街巷,不少游客慕名打卡。“遛娃”需求强烈的乔庄北街和翠屏路,拆除临街围墙,变封闭空间为开放式公园,增设滑梯等儿童游乐设施,打造“儿童友好型”文明街巷。果园北街充分利用疏解整治后的空间,设计建设“全龄化”公园,满足全年龄段人群遛弯儿、“遛娃”和运动需求,同时开辟了两处能停放200余辆机动车的便民停车场,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旧荒地”变身“停车场”。切实解决停车难针对市民停车难的实际,通州区合理运用拆违、腾退出来的空地规划停车位,缓解市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难题。通州区砖厂北街东南角曾经有一大片杂草丛生、废弃物堆积的荒地,由于无人管理,垃圾、破烂越堆越多,这片荒地一直是周边居民的心病。经过文明城区创建市容市貌整治行动的深入开展,多部门联合启动改造工程,这片荒地华丽变身停车场。新建的停车场面积9759平方米,施划停车位200多个。附近居民纷纷表示,停车难问题缓解了,周边环境明显好转了,安全隐患消除了,我们的幸福指数也提升了。

  立足“小切口”,撬动“大文明”。通州区在推进基层治理的过程中,聚力解决瓶颈问题,以高标准改善环境,推动城区不断焕发新活力,真正使文明城区创建成为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责任编辑: 张斯瑀
相关报道
主办单位:北京市通州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新华网工作组
E-Mail:tzhwmb@126.com 电话:86-010-69552548
ICP 备案号:京ICP备 06033490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