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评论】传统文化需要适当做些“加减法”
发表时间: 2018-04-20 来源: 北京延庆文明网

  中国传统文化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历经时代的更迭,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不断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在传播和继承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我们常说要与时俱进,所以传统文化要想得以传承和发展更要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适当做些“加减法”。

  毛主席曾说过"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如今,“取其精华”就是要对传统文化“做加法”,将精华的部分进行重组、整合,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去其糟粕”就是要对传统文化“做减法”,对不合时宜的部分进行删减。

  移动化联网时代,传统文化如何“做加法”呢?笔者看来这种“加法”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以新颖、独特视角的形式传播。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传统文化类节目,用互联网和新技术连接起传统文化与年轻人,以一种新颖的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效果比传统的传播形式更加有效。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文化开始借助视频、音频、电商等新兴渠道等,不断迭代和裂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并参与到传统文化继承中,他们会主动发掘并传播传统文化之美,这样的传统文化才能走的更久更远。

  对不合时宜的部分进行“瘦身”就是传统文化需要做的“减法”。例如在中小学课本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和时代要求不相符的传统经典文章被撤换掉,如鼓励不恰当见义勇为的《谁勇敢》。这些看似简单的做法,也在另一方面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只有适时的根据时代变化而变化,社会才能持续、健康的不断向前发展,文化才能得以传承、流传。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所以,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来适应时代的发展。(荔枝)

责任编辑: 秦雪娇
待完善

主办单位:北京市延庆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yqxwmbcjk@163.com Telephone number:86 - 010 - 69140012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