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堡村小账本 翻出五年大变化
发表时间: 2017-10-20 来源: 延庆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今日在北京隆重召开。过去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五年来,延庆人民沐浴着党的光辉,享受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幸福感和获得感与日俱增。本报推出《十九大时光·我的这五年》专栏,派出记者,再次走进曾经采访过的基层一线,看变化、话发展,用一个个鲜活的实事对比,折射出延庆区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的巨变,以此激励延庆人民以党的十九大为新的起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下一个五年中,为实现延庆跨越发展贡献力量。敬请关注。

  2012年12月20日,《延庆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题为《账本儿里的山乡巨变》的报道,讲述了发生在永宁镇王家堡村的变化。

  多年来,王家堡村20名记账员精准记账,为国家了解农村经济状况、指导农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和决策依据。村民的账目也是记录农村改革发展变化的珍贵见证。又一个五年过去了,记账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再次去一探究竟。

  10月16日,记者走进记账村王家堡,村边杨柳泛黄,树下菊花簇簇,红黄相间。院子里海棠挂满枝头,个个红肥绿瘦。村民孙桂英带着记者绕过整洁的街巷,来到一处高门大院前一抬手:“瞧,这就是尹明家。”几年前低矮破旧的老屋不见了,代替它的是高大整洁的大北房,外加东西两间配房。正在这时,尹明遛弯回来了,热情地请记者进门。

  翻开花花绿绿的账本,81岁的尹明老人打开了话匣子:“这几年开销最大的就是盖新房了,一共花了166500元,没借一分钱。”

  一旁的老伴胡文连接过话茬,我们1970年结婚,住在两间小草棚房子里,一遇到阴雨天,屋顶上滴答泥水,人躺在炕上睡觉,泥水流到了嘴里。

  1982年,尹明一家省吃俭用,卖掉了一头毛驴和十几只羊,又东拼西借,凑足了1000多元钱,用了1个月时间,盖了3间石墙瓦房,又用了6年才把700多元的外债还清。而在2015年盖新房,用了近1年的时间精细装修,不用借钱不说,房子高了亮了不说,总面积也由原来的80多平方米变成了120多平方米。

  从1986年至今,记了31年账的尹明,还是乐此不疲,数字的大小变化让他很是高兴。国家给的养老钱,由2012年的500多元,涨到了800多元。而买煤钱因为有了政府补贴,则由原来的880元/吨,降到了370元/吨。

  同2012年相比,记者发现,尹明家记账的数字变化巨大,最明显的莫过于不见了购买农资的开销。尹明说,这是因为2013年村委会通过流转,将土地统一租给了开发商,当时每亩地800元/年,自己家5亩多地,每年纯收入4000多元。而且,这个数字三年一递增,去年已经达到了880元/亩。地不用种了,可他家每年都会有一笔4000多元锄地劳务收入。尹明说,这几年村里重视环境美化建设,村旁种有观赏性的中药材,需要人工除草。身体硬朗的他坚持去锄地,每年都会将这笔4000多元的“劳务费”收入囊中。要说大数目,还有一项不能不提,林权改革以后,尹明老两口每年可以拿到5000多元的“生态钱”。

  可最近几年,尹明生活上日常支出似乎没啥可记的。老两口吃腻了大鱼大肉,开始注重养生了,就喜欢吃自己种的菜,其他吃喝用度儿女们全管了。公交车也是免费乘坐,更不需要记账了。

  从尹明家出来,记者看到村里很多家都盖起了小楼房。王家堡村委会主任郝代石介绍说,全村71户人家,153口人,已有10户盖起了二层小楼,其他人家即使没有起二层,也几乎盖起了新平房。郝代石说:“你看,那些门头上粘着‘家和万事兴’的房子,都是近两年新盖的。”

  2012年以来,王家堡村民的账本上还多了一项通信消费,很多家庭都装上了宽带,每月600元至1000元,村民通过网络辅导孩子学习,选购家庭生活用品,缴纳各种费用,甚至通过网络还把自家农副产品卖了出去。

  2012年以来,村委会也为村民记了三笔“幸福账”。村民每年的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村委会补贴100元;全村70岁以上老人,村委会每月发放100元;全村每家每月有线收视费用12元,村委会全包了。郝代石说,十九大过后,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惠民政策出台,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我们也将为村民创造更多的福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家堡今天的幸福又会成为明天的故事,他们今天的账本又会成为明天的历史,我们期待着王家堡村民的账本再次被刷新,日子更加殷实富足。

  

责任编辑: 刘晓洋
待完善

主办单位:北京市延庆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yqxwmbcjk@163.com Telephone number:86 - 010 - 69140012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