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村官”带领村民走向致富路
发表时间: 2018-08-08 来源: 沈家营镇

  “婶子,一个纸箱里装十二根玉米,数准再封箱。”八月盛夏,刚从玉米地里掰完玉米的范婕妤,不顾满脸的汗水和早已汗湿的衣服,蹲坐在玉米堆里,熟练地拿起一根玉米,一边用刀砍掉过长的梗,一边嘱咐着一起装箱的村民。

处理玉米

指导村民

  北京市延庆区沈家营镇临河村集体试验田里种的头茬水果玉米陆续成熟了,这些天来范婕妤和村支部书记还有几个村民几乎天天在地里,成了一群“跟时间赛跑的人”,早晚趁凉掰玉米、预备冰袋,快递公司一来,又赶忙把玉米装箱运走,趁新鲜送到客户手中。

  “这几天天气晴好,玉米熟的很快,得抓紧时间发货,等长老了口感就不好了。”范婕妤说话时手上活儿不停,熟练的动作、黝黑的肤色还有沾着泥土的鞋子,让人误以为她是一个勤劳的农家女,而实际上她是沈家营镇选调生、包村干部、临河村主任助理,她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博士。

在藜麦地里拔草 

  博士下村当农民,说出来都没几个人信,范婕妤却做到了。而对于临河村来说,范婕妤的到来就好像是久旱的土地盼来了好雨,期待增收的人们收到了福音。

  临河村原来是延庆区蔬菜种植大村,更是沈家营镇蔬菜种植基地。近年来,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驻村人口老龄化,和很多传统种植村一样,土地闲置无人种植与村民收入不高、增收愿望强烈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临河村支部书记宋兰根作为村里的带头人,非常着急,到处咨询、找办法。

  2017年7月份社科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范婕妤作为选调生被分配到沈家营镇,镇党委很快做出决定,将她派给临河村。范婕妤没有辜负镇党委和村民的期盼,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跟村民打成一片,不仅租了一块土地当农民,还利用自己在学校的资源,多次联系老师和农业种植专家,来临河村找问题、想办法。范婕妤的热情感染着村干部,也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支持,村里人都亲切地称她“小范”。

  2018年春天,范婕妤联系北大1898众筹咖啡团队以临河村为试点路演,发起乡村赋能--3015计划,引入城市人才,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荣誉村民”称号及相关回馈机制为延续,支持村庄发展。项目已众筹到30位荣誉村民,正在建设驻村办事处,下一步将在村里租用空闲民宅和耕地,发展精品民宿和共享农耕园,为临河村发展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新业态进行探索。

  在发展传统农业项目上,范婕妤也给村里大力协助。临河村根据土壤分析、村情研究等各方因素综合考虑,最后确定种植效益高、用工少的水果玉米和藜麦。考虑到村民的顾虑,村两委统一意见,决定先在村集体的土地上种试验田,以便积累种植经验,同时给村民做先行示范,坚定村民的信心。范婕妤很快就从农大校友那里找来了免费提供的水果玉米种子,集体试验田里种了三茬水果玉米,一共6亩多。

  范婕妤在机关挂职,为了了解作物生长情况,及时向农业专家寻求指导,她一有时间就下村去试验田里拍照、做记录、向老师和农业专家做咨询,并第一时间将专家指导意见反馈给村里。范婕妤家里有两个孩子,大的5岁,小的不到1岁,孩子小的时候都爱跟着妈妈,为了不耽误工作,她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去地里面干活。范婕妤为村里的付出,村干部和村民都看在眼里,从心里佩服和感谢她。

  范婕妤却总是腼腆地笑着说:“我就是学农的,来农村就是想为农民做点事,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也没觉得多辛苦。”

  水果玉米眼看要成熟,范婕妤通过微信朋友圈以及村庄众筹的30位荣誉村民和电商平台及时向外进行销售,在2018年水果玉米市场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村里的玉米没有出现滞销的情况,熟一批,卖一批。水果玉米除去成本,以一根2元的价格出售,一亩地能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这比种传统的作物强多了,今年的试种就算是成功了,明年就可以大面积种植。小范给村里带来了这么好的产业项目,为村民增收致富可立了大功。”临河村党支部书记宋兰根竖着大拇指夸赞道。

  试验田里种植的第二茬玉米和头茬藜麦马上也要成熟了,范婕妤继续为临河村农民增收致富忙碌着。

责任编辑: 秦雪娇
待完善

主办单位:北京市延庆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yqxwmbcjk@163.com Telephone number:86 - 010 - 69140012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