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老物件 焕发新生机 长城人讲述长城事
发表时间: 2020-07-22 来源: 北京延庆文明网

  

  图为游客正在参观孙泉收藏的老物件。记者 张宏民 摄

  几百岁的三眼火铳无声讲述着古代战场的惨烈;古朴的铁犁向现代人述说着旧时北方农耕的艰辛;一张张旧门板、一座座老挂钟、一件件老家具生动反映出长城沿线旧时的生活风貌……

  这里不是博物馆,却收藏着几百年间各个时期的老物件;这些老物件的所有者不是某位收藏家,而是一位普通农民。他用几千件老物件,在长城脚下讲述长城故事,让长城历史、妫川文化更显生动。

  今年58岁的孙泉是土生土长的八达岭镇南园村人。“我从小就在长城脚下长大。割草、掏鸟,一天到晚在长城上转。小时候就觉得,这长城几百年了,能够保存到现在确实挺不容易。”守着长城长大的经历,在孙泉心里埋下了一颗收藏老物件的种子。

  工作以后,孙泉开始有意无意地收集老物件,大到老家具、大石磨,小到瓶瓶罐罐、砖头瓦片,只要他觉得这物件有年头,就会仔细留着。有时候遇到了不认识的老物件,他就上网查、翻书找或是请教文物专家,非得把这老物件的作用、历史了解透才罢休。

  自从有了收集老物件这一爱好,只要一有时间,孙泉就会全国各地到处“淘宝”。“张家口的花鸟市场,保定的旧货市场,山西不知名的小乡村我都去过,沿着长城往西走,好东西多着呢。我不去古玩店,就去村里或者街摊上转。”收集老物件上了瘾,三十多年来,孙泉攒了足足四五千件老物件。

  老式手电筒、连环画、石碾子、斗、旧簸箕、旧瓦片……这些在旁人眼中的“破烂儿”在孙泉眼里可是宝贝疙瘩。“我觉得每一件老物件就像一本书,你看见这个斗,就能想象出来以前的人是怎么用这个器具来称米的,你看这个铛,就知道以前人们是怎么做饭的……”每当提起这些老物件,孙泉眼中就开始冒光,他对每个物件的用途来历如数家珍。

  老物件多了,如何存放和利用就成了一个难题。他家里有两处老房子,看着延庆掀起了“民宿”热潮,孙泉一合计,干脆把老房子改建成民宿,把他的“宝贝”放进民宿与游客一起分享。

  去年“五一”,孙泉的民宿小院“醉氧仙居”和“云水虫鸣”开门迎客。在孙泉的设计下,两个小院处处彰显出古朴的文化气息。老式桌椅、电话、梳妆匣、座钟、旧留声机处处显示着历史底蕴。

  除了把老物件“原汁原味”地搬进民宿,孙泉还对老物件进行了再“创作”。老房子的木制窗户镶嵌进镜子变成梳妆镜;带着门钉的门板被改造成为床头柜;印着飞天的老瓦打上木框挂在墙上成了装饰品;破碎的瓷器半嵌进院墙,设计出不同造型,成了一面景观墙……

  小院里的老物件俯拾皆是,孙泉还专门买了一套展示柜放在院中,把老物件一件件展览出来。遇到对这些老物件好奇的游客,孙泉还常常担任“解说员”,把一件件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讲给客人听。

  孙泉收藏着一套“文革”瓷,上面画着八部样板戏。有一回,一位上年纪的游客坐在展览柜前,把八部样板戏依次唱了下来,听着老太太唱戏,孙泉的心里格外欣慰。“这些老物件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它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有这些实物在,历史就比课本上干巴巴的文字生动得多。”孙泉说。

  游客乔女士对历史很感兴趣,在得知长城脚下的这个特色民宿后,专程带着家人来爬长城住民宿,看了孙泉的藏品,乔女士赞不绝口:“这些老物件很多都是北方农村常用的旧东西,我觉得这些东西把长城沿线的时代变迁和风土人情展示了出来,比如火铳、饼铛、旧城砖、风车这些东西让长城周边的历史文化更加形象具体。”

  民宿小院吸引了不少喜欢民俗文化的客人,一位客人看中了孙泉客房中的一张床,几次提出购买,聊得久了,后来二人成了朋友,孙泉半卖半送地把那张老床转给了那位客人。

  经营一年多来,孙泉的民宿不仅积累了口碑,打开了市场,也日益成为八达岭镇民宿旅游的特色,镇里不少民宿经营者也常来孙泉这里“取经”。“我们镇背靠长城,是长城文化带上一个重要的节点,这是其他地区不具备的优势。”八达岭镇党委宣传委员张桂月说,“下一步,我们会加大长城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把长城文化与精品民宿深度结合,让我们镇的民宿更具文化底蕴,也让古老的长城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延庆报)

责任编辑: 曹颖
待完善

主办单位:北京市延庆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yqxwmbcjk@163.com Telephone number:86 - 010 - 69140012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