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区:擦亮长城“文化”带上的明珠
发表时间: 2020-09-11 来源: 北京延庆文明网

  一座长城敌楼点亮一个展示区,一个展示区带动一方经济。经过三年多时间的提质升级,位于延庆区四海镇的九眼楼生态长城展示区将于明天揭开神秘“面纱”,面向游客开放。经过精心擦拭,这颗长城文化带上的明珠,将重新迸发出耀眼光辉。

  穿过历史烽烟,踏寻长城痕迹。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即将开放的四海镇九眼楼生态长城展示区。巍峨的火焰山之巅,修缮后的九眼楼傲然矗立。景观水系、登城步道、休闲广场,展示区内的基础设施人性化十足。展示区附近,“花海小镇”民宿集群、“四季花海”大地景观等一批配套设施规模初现。

  延庆用实际行动奏响长城保护与开发的“双重奏”,重新亮相的九眼楼生态长城展示区更是延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作出的生动实践。

  历史传承 文化之光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为了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和其他游牧民族的侵扰,明朝政府先后在疆域的北部防线设置了甘肃镇、宁夏镇、宣镇、大同镇、蓟镇等九个军事重镇,将明朝北部边境划分为九个防区进行防御,称为“九边”或“九镇”,这里的“边”即指边墙、长城。

  嘉靖年间,出于加强京城防务和保护帝陵(今明十三陵)的需要,明朝政府又在北京西北增设了昌镇、在北京西南增设了真保镇,加上之前的“九镇”共“十一镇”,合称为“九边十一镇”。而九眼楼正处于明代蓟镇、昌镇、宣镇的结合部。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九眼楼曾先后隶属于蓟镇、宣镇。

  关于九眼楼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至明成化二年(1466年)。当时的九眼楼还没有如今的规模,只是一小墩,据记载,至少已有550多年的历史了。

  隆庆三年(1569年)明王朝开始在蓟、昌二镇修筑空心敌台。空心敌台一般建于长城的城墙上面,骑墙而立。空心敌台的修筑,大大增强了长城的防御作战能力,而且还增加了长城的恢宏气势,在心理方面起到威慑敌人的作用。

  万历三年(1575年)以后,位于宣镇的九眼楼开始改建空心敌台,如今我们所见到的九眼楼在当时已初具雏形。到了万历四十六年,明政府组织人员对九眼楼敌台进行过修缮。九眼楼作为重要的军事结点,处于明代蓟镇、昌镇、宣镇三镇长城的交界处,站在楼顶,东、西、南三道石边长城汇聚于九眼楼,是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北京结”。与九眼楼敌台“唇齿相依”的是位于西侧约350米的火焰山营城,该营城是当年守城士兵居住生活的营地。

  九眼楼是万里长城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空心敌台,敌台以条石为基础,上砌城砖,双层结构,楼体巨大。现存楼高7.8米,宽13米,外墙每边长约20米,每面设九个箭窗,箭窗均为两伏两券结构。九眼楼一层内部采用大券拱结构,在其他长城敌楼中尚未发现,在长城建筑中首屈一指。站在楼顶,可以俯视对面怀柔区境内的箭扣长城和“鹰飞倒仰”,可以远眺三镇长城的壮观景象,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九眼楼正处在北京长城文化带建设五个组团的核心位置,南北向是连接延庆和怀柔长城的纽带,东西向是贯通古北口组团和居庸路组团的桥梁,历史上还是三镇长城的结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在延庆区,九眼楼长城更具独特地位。延庆区域内的长城主要分为八达岭段、大庄科段、东路边垣段、南山路边垣段和支线长城,九眼楼是东路边垣长城和南路边垣长城的起点,是延庆保存现状最好的石长城,属延庆长城中的精华点段,城墙整体内为碎石素土墙芯,外为毛石干茬砌筑。

  截至目前,在九眼楼周围已经发现10余通碑刻,大多是赞美其雄姿、抒发作者壮烈胸怀的诗作,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九眼楼的地位与众不同。

  绿色保护 重现生机

  沧海桑田,九眼楼已经失去了作为敌楼的防御功能。在火焰山巅,九眼楼经受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砖石慢慢脱落,墙体逐渐坍圮。

  2000年以来,北京市和延庆区文物部门累计投入资金2100多万元对九眼楼及营盘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和抢险修缮工作,基本排除了九眼楼及营盘遗址的险情。2000年,四海镇投资对九眼楼周边环境进行了清理,并出土10多通长城碑刻。2005年,文物部门对九眼楼本体进行抢险修缮。

  2006年4月至5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火焰山营盘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揭露了大面积相联的建筑基址,清理了庙台和北敌楼,实际发掘清理面积共计1600余平方米,出土门匾、兵器、石器、瓷器和各种建筑构件500余件,并对发现的遗址实施了保护工程。

营盘遗址   张宏民摄

  2013年至2017年,实施了九眼楼段长城(108号——110号敌楼)抢险修缮工程和火焰山营盘遗址保护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为九眼楼长城的保护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日,九眼楼北平台和营城西城墙抢险加固工程正式完工。本次工程历时3个多月时间,共完成20米长、5米宽、5米高墙体和32平方米平台区的塌方修缮工作。

  在过去20年间,文物部门对九眼楼以及营盘的抢险修缮从未停止。如今,登临九眼楼,半壁城楼巍然屹立,山风呼啸吹过箭窗,远眺群山苍翠,一线长城随着山势起伏,沧桑之感油然而生。这座五百多年的城楼,无声诉说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顺着陡峭的城墙可以直达营盘遗址。营盘遗址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西城墙长约100米,北墙长约45米,南墙长约50米,营盘面积约2500平方米,均为毛石垒砌。北城墙上开有城门,城门上有楷体阳刻“崴严”二字门匾,其上款为“钦差怀隆兵备按察使胡立”,落款为“万历岁次戊午(1618年)秋吉旦”字样。如今的营盘内只留地基,从一方方基石依稀可辨几百年前戍边将士们的居住格局。

  九眼楼和营盘掩映于群山绿林之间,在对九眼楼和营盘保护修缮的同时,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对火焰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也进行了特别保护,确保将工程对周遭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九眼楼生态长城展示区总面积112.23公顷,其中有106.18公顷的森林,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4.6%。总森林蓄积量为14320.04立方米,总森林生物量为15174.84吨,总森林碳储量为7587.42吨,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为134.87立方米/公顷,单位面积森林生物量为142.92吨/公顷,单位面积森林碳储量为71.46吨/公顷,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

  步入展示区内,各类树木交错横生,蓊蓊郁郁,展示区游览步道周边植物种类共计164种,分布于60科,119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吸引了众多生物栖息于此。在九眼楼生态长城展示区内,一套完整的生物链条让展示区的生态效应尽显,九眼楼生态长城展示区将人文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顺势开发 造福于民

巍巍九眼楼  张宏民摄

  长城属于全人类,让更多的人近距离了解长城文化,一起行动起来保护长城文物是长城开发的初心所在。2000年,在市、区文物部门对九眼楼及营盘进行排险之后,九眼楼长城景区曾对社会进行小规模开放。

  九眼楼长城景区属1A级旅游景区,因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地理位置、文化内涵,景区一经开放就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后因实施长城抢险修缮工程的需要,景区于2015年5月停业。

  2017年3月,八达岭旅游总公司与四海镇达成合作协议。由八达岭旅游总公司出资、四海镇配合。对九眼楼长城景区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经过两年时间设计、规划,一个崭新的景区跃然纸上。

  2019年6月,位于九眼楼景区内的管理处开工建设,2020年4月,景区内的景观提升工程开始施工。经过两个工程的建设,九眼楼景区旧貌换新颜,一座以九眼楼长城为核心的生态长城展示区呼之欲出。

  顺着蜿蜒山路走近展示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复古瓮城。步入瓮城,一个小广场绿植环绕,左手边的展示区管理处坐北朝南,呈三合院落布局。其中,北房为展示区管理处和一座小型长城博物馆,西房为卫生间,东房为服务中心,游客可以在此购票、咨询。

  正对管理处的是一处观景台地,流水澹澹,绿野茵茵。外门和内门门楼分别书写“陵京锁钥”“焰暖霞怀”八个大字。展示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八个字都是从九眼楼附近出土的明代诗词碑刻上拓印而来,这些碑刻都是古人对九眼楼长城的赞誉,我们希望最大限度地还原九眼楼的历史痕迹。”

  顺着步道进入展示区,右侧是一道长度近700米的人工水系,岛屿、水潭、堤坝、深涧,设计师依据地势落差将这条人工水系做出了不同形态。流水叮咚,森林围绕,山与水,树与花为登城路途增添了不少趣味。

  行至火焰山脚下,是一个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火焰广场。设计师采用火焰山特有的彩色石头进行制作,广场以一束多彩火焰为主图案,由五种色彩的石头铺设而成。

  火焰广场上装有座椅、长廊等,后续还将增设儿童游乐设施,可为游客提供休憩、运动的条件。从火焰广场上山,新修建的登山步道逶迤而上,步道在林间延伸,步行其中,耳畔鸟鸣嘤嘤,身边树影婆娑,山泉顺着山涧奏响乐章。

  攀爬置顶九眼楼巍然屹立,顺着城墙可以直达营盘,营盘延伸出的小路可以返回登城步道中段。

  八达岭旅游总公司对重新升级开放的九眼楼长城做了精准定位——“生态长城”,九眼楼将长城文化和生态文明完美融合。

  “后续,我们对展示区的利用将主打‘科普教育’‘生态体验’‘户外休闲’等内容,我们的游客目标群体包括‘运动达人’‘越野爱好者’‘骑游达人’等,在做到切实保护九眼楼长城的前提下,挖掘九眼楼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八达岭旅游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长城名片 四海花开

  随着改造升级后九眼楼生态长城展示区的闪亮登场,作为展示区所在地,四海镇也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汇集于此。四海镇位于延庆区东南,东、南两面与怀柔区接壤,东北临千家店镇、珍珠泉乡,西北靠刘斌堡乡。

  近年来,四海镇着力打造的“四季花海”大地景观、精品民宿短途旅游以及田园采摘体验等项目,四海镇日益成为广大游客的首选目的地之一。九眼楼生态长城展示区位于四海镇的最东南端,九眼楼生态长城展示区的重新开放,将为四季花海再添雄伟景致,而四海镇的相关设施,也将丰富九眼楼游客的“吃住行娱”元素。

  驾车沿着延琉路进入四海镇,沿途的村庄被层层叠叠的花海所包围,不少游客在花海间流连拍照。镇域内,一大批老房子坐上了精品民宿发展列车,变身为寄托城市乡愁的民宿院落。

  在距离九眼楼生态长城展示区5公里范围内的永安堡、岔石口等村依托长城老村落打造的精品民宿已初具规模。王顺沟村推出了以“花海小镇”为主题的系列民宿,大吉祥村主打“猫”主题的民宿也吸引了不少文艺青年前来打卡。此外,乡里乡居、壹号苑等一大批精品民宿品牌也陆续入驻四海。目前,四海镇共吸引了8家民宿品牌落户,全镇已建成34个精品小院,可接待约360人住宿。

  住宿设施的完善健全也促进了一批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四海镇共有民宿管家20余人,人均月收入达2800元,后续,民宿管家这一群体将会愈加庞大。

  旅游行业的兴起,也为四海镇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加速度。在菜食河村以及前山村,三百多亩的茶菊正在绽放,十余年的茶菊种植,让两个村的采摘产业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菊海花田,体验采摘乐趣。

  在郭家湾和椴木沟村,欧李种植已经初现成效。小小的欧李果满载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游客带来美味的同时,也让村民的钱包日渐鼓起来。

  四海镇各项旅游服务设施的成熟,也为九眼楼生态长城展示区的重新开放提供了游客承载力,展示区与周边村庄形成联动,镇域旅游“一盘棋”的发展趋势日渐显现。

  九眼楼生态长城展示区对外开放后,游客在四海镇可体验登长城、住民宿、看花海、农产品采摘“一条龙”旅游服务,品味长城沿线民间生活。

  “九眼楼长城一直是四海镇的文化瑰宝,我们不仅要保护好九眼楼,更要尽可能深地挖掘九眼楼的经济价值,把长城文化保护与农民增收致富做到协调统一。”四海镇镇长林俊说。

  在四海镇,古老的九眼楼长城焕发出新活力,以“点”及“面”、由“表”及“里”的旅游画卷徐徐铺开。九眼楼如长城文化带上一颗明珠,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时代的华彩,它以独特的魅力屹立于崇山峻岭之巅。(延庆报)

责任编辑: 曹颖
待完善

主办单位:北京市延庆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yqxwmbcjk@163.com Telephone number:86 - 010 - 69140012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