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父母爱情

  作为“90后”的我,虽然没有现在小朋友优越的家庭条件,但也是衣食无忧。我的童年里有电视机、有BP机,不用凭票购粮,还有人见人爱的“小霸王”。记得那时候特别流行一首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那是小时候的我对于“改革开放”一词最深的记忆点。而对于“60后”的父亲和母亲,“改革开放”对于他们来说,有了更深刻的含义。今天我要讲的故事就是关于我的父母与“改革开放”的爱情故事。

  1983年,我的父亲20岁,我的母亲也是20岁。

  那个时候的父亲还不是人民警察,那个时候的母亲还留着那两条黑黑粗粗的麻花辫。

  父亲是北京人,母亲是河北人。母亲帮助嫁到北京的姨妈照顾小孩,父亲帮助镇里的供销社到姨妈家送货,就这样两个人见面了,且一见钟情。母亲长相出众、性格开朗、温柔善良;父亲英俊帅气、才华横溢、体贴风趣。两个人情投意合、相见恨晚,在一起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

  不久,母亲依依不舍的回到河北老家,父亲坚定的许诺:“放心吧,我一定会去娶你!”

  那个时候的爱情是单纯的、是懵懂的、是真挚的、是纯粹的。那个时候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那个时候的父亲和母亲用笔记录思念,用信传达爱意,用心坚守爱情。

  有一天,工作中的父亲像往常一样满心欢喜的收到母亲的来信,满心期待的打开信件,仿佛见字如面。然而信笺上却只有五个字:“我们分手吧”。父亲不懂为什么,他满是疑惑却无人可解。那个年代没有电话,没有网络,更没有手机聊天软件,那个年代失去一个人就像是一个转身那样容易。

  父亲伤心不已,他想找母亲说清楚,可90公里的距离却像一条鸿沟将两个人隔离。身在农村的父亲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最终他决定借一辆自行车,骑车去找母亲。陡峭的盘山道,泥泞的石子路,父亲冒着大雨终于来到姥姥家,看到浑身长满红疹的母亲心如刀割。他懂了,原来这就是母亲执意分手的原因,她怕自己的病不能痊愈,她怕父亲看到自己的样子嫌弃,她更怕自己的病拖累刚刚考入公安系统的父亲。父亲心疼的对母亲说:“傻丫头,我会一直陪着你!”

  父亲用自行车把母亲驮回家,他带着母亲四处寻医,悉心照顾,慢慢的母亲的病终于康复了,她也如愿的嫁给了爱她的父亲。

  这是一个那么普通的两个人发生的那么普通的故事,但是在那个物质匮乏、交通全靠走的年代,假如父亲没有鼓起勇气跨过这90公里……

  现在,我们每个家庭都拥有了私家车,每个人都拥有了手机,父亲和母亲都学会了微信,就算父亲停休、值班也可以随时视频聊天,想道一声想念,我们随时可以打开手机拨个电话;想见上一面,我们随时可以开上汽车直奔对方面前;现在,距离再也不是两个人幸福的阻碍。

  如今的我也已结婚生子,爱人来自距离北京1600公里的黑龙江,我曾经问他,你会为了我骑车1600公里来娶我么?他笑着说:“我还是坐飞机吧,两个小时就能飞到你身边”。他虽这么说,我并没有生气,反而我很感谢因为改革开放,科技和交通日新月异,才能把他送到遥远的我这里。

  这就是我的父母与改革开放的爱情故事。40年春风化雨,40年跨越腾飞,改革开放使我们乘坐在“幸福号”的高速列车,稳稳地驶往幸福的方向。

版权所有:北京市延庆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