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铭记 杨维奇:深深战友情 周效录:抗战老兵情怀
发表时间: 2016-04-05 来源: 延庆区文明办

  追思亲人,是清明节的主题,而我们同样不能忘记70多年前,在抗战峥嵘岁月中为民族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乃至奉献出自己生命的那些英烈和老战士们。

  “我叫宋金海,我是(延庆区)大庄科区董家沟村的(村民),我在十七八岁的时候,我妈告诉我,这儿叫后头沟,这儿埋头着四名无名烈士。他们是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流血牺牲,你不能忘了(无名烈士),年年过去给添点土。原来是不大的小土堆,年年坟墓这儿慢慢儿,经过夏天下雨冲刷(土堆)就没了,老百姓慢慢地就把它忘记了。”

  延庆区大庄科乡董家沟党总支部书记 胡瑞山:“独立团战士为晋察冀部队送棉衣服,开始从南口受到敌人阻击,后来绕到大庄科地区,有四名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在(董家沟村)这儿牺牲了。”

  “我从十八七岁给(无名烈士墓)添土,到现在已经51年了,我今年70了,原来我是一个人给(无名烈士)添土,最近这几年(村)党支部特别重视,慢慢地一修建了(无名烈士墓),延庆小学,中小学生,师生都上这儿来,年年给(无名烈士)扫墓来,乡里的市的县里(区里)的都来了,人越来越多,延庆二小党支部跟我们村里(党支部)建立了共同党支部,(延庆)二小又聘我当二小的校外辅导员,对下一代也是一个传统的教育,我觉得以后,不但我给无名烈士添土上坟,连我的儿子我要(他)传承下去。”

  清明节前的一个早晨,门头沟区光荣院院长高海英特地换上一身黑色正装,戴上鲜花和祭扫工具,准备向14公里外的门头沟天山陵园出发。“海英,你一定把我说给老伙计的话捎到。”这是出发前光荣院里89岁的抗战老兵杨维奇对他的嘱托。

  革命老兵 杨维奇:“这就是王成学,俺俩。”

  王成学生前在光荣院里生活了十多年,由于有着相同的革命经历,杨维奇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四年前,王成学因病去世,此后每到清明节,杨维奇老人都会亲自或者托人在老伙计的墓碑前添上一束鲜花。

  革命老兵 杨维奇:“他是2012年走的,就在这个屋里,俺俩在一个屋里。”

  在天山陵园,高山英擦试墓碑,并恭敬地鞠上一个躬。

  门头沟区光荣院院长 高海英:“(王成学)1939年参加的这个肖克领导的这个抗日武装队伍。”

  回忆起老伙计的光荣事迹时,杨维奇老人不免又落下了眼泪。

  杨维奇:“(送信)全凭两条腿,(黑夜白天),就是(两条腿)。”

  在去年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时,杨维奇老人获得了纪念勋章,他说,自己的老伙计走得早,没有来得及戴上,今天他要拿出这枚勋章,替王学成戴上。

  清明节这天,已经86岁的抗战老兵周效录早早地起了床,为了能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在这一天送去对战友的缅怀,他把自己平日珍藏的勋章都整理好佩戴上。

  抗战老兵 周效录:“抗日战争六十周年的纪念章,这是七十周年的纪念章。”

  回忆当年的抗战岁月,一幕幕场景仿佛就在老人眼前,他清晰地记得当年14岁在部队里当小情报员获取情报的经历。

  抗战老兵 周效录:“中间有六个日本岗楼,上岗楼去得告诉我你数数那岗楼里的日本那个一共搭了枪架子有多少,一数枪架子,就知道他这有多少人。”

  如今,同行的战友就剩下自己了,但是当时在艰苦抗战岁月中的乐观精神依然让老人为之动容。

  抗战老兵 周效录:“我是经常的想,因为我这经常掉眼泪,有时候,一想起来确实是,原来都在挺好的,行军的时候,那时候唱唱歌,说说快板啦,都比较好。”

  清明是祭祖扫墓的时节,也是一个追思怀远的日子,无论是为无名烈士坚持扫墓51年的宋金海一家,还是记挂战友的抗战老兵杨维奇和周效录,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那份对先烈的缅怀和祭奠。清明祭英烈,传承爱国情。这份凝重厚实的情感值得我们去铭记并把它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 刘晓洋

主办单位:北京市延庆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yqxwmbcjk@163.com Telephone number:86 - 010 - 69140012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