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评论】培育有“德”少年 打牢精神底色
发表时间: 2017-06-05 来源: 北京延庆文明网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北京调研少先队工作。他希望少先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弘扬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引领少年儿童时刻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力奋斗。—6月1日《中国青年报》

  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对于未成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引起各级党政部门的足够重视,特别是教育系统的各位老师要切实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李源潮在海淀实验小学调研时,勉励少先队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从小立志、好好学习、快乐成长。参观同学们的小创作时,他鼓励大家自己动手、认识世界,成为小小创新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得好不好,事关未成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事关孩子们未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立。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培育有‘德’少年,打牢精神底色”的目标呢?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可见培养有“德”少年,需要抓好“学习”二字。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学?

  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屈原忧国忧民,毅然投江自尽,展现的爱国情怀;司马迁忍辱负重,奋笔疾书,彰显的历史担当;李白不为权贵折腰,杜甫仰天悲唱,李清照悲切吟哦,岳飞怒发冲冠,他们的身上尽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坚韧无畏,勇往直前,为国家大义,为民族气节,舍生取义,无怨无悔。未成年人应该从中华的传统美德中吸取精神的养料,积蓄前进的力量。

  向革命先烈的英雄人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心有榜样,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刘胡兰为保守党的秘密14岁就英勇就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为战友扫清了前进的障碍;邱少云为避免暴露战机,坚守在烈焰中一动不动直到被大火吞噬了生命;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战友和部队安全撤离,身陷绝境,决绝跳崖;黄继光用身体堵枪眼,为战友挡了子弹。这些动人的故事,这些革命英雄,都应该成为少年们学习的榜样。

  向这个时代的先进人物学习。“扎根苍茫大地,深爱热土家园。叶子是碧绿的江水,花朵如天空般蔚蓝......”这是话剧《马兰花开》的主题曲。讲述的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26岁从美国留学回国,报效国家的故事。刚刚过去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以黄大年为榜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融入到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中。建设科技强国,需要千千万万的黄大年,青少年从小就应当立志学习邓稼先、学习黄大年,用实干精神振兴中华。(野草)

责任编辑: 刘晓洋
待完善

主办单位:北京市延庆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yqxwmbcjk@163.com Telephone number:86 - 010 - 69140012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