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美香山:飒飒红叶点点悠然
发表时间: 2017-10-18 来源: 海淀·故事
红叶.jpg

  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纷扰的世界总免不了打扰我们内心的清静。

  在海淀西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不论是安居此处的居民、还是来此观光的游客,都对这里赞不绝口,它就是声名远播的香山街道。

  香山街道成立于1986年,至今已有31年的历史,著名的香山风景区是它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但香山街道的美誉却不仅限于此。

  漫步在香山街道中,你可以领略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景,感受到深厚的人文底蕴,甚至还能和香山街道的居民一起参与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细心体味,你会发现,这里的生活尽管平淡,但每处细节都透露着悠然欢愉。

  飒飒红叶誉“梅”名

  香山街道有着极其丰富的名胜古迹资源,香山公园、碧云寺、卧佛寺、北京市植物园等景点如同珍珠般散落在香山街道之中,不仅点缀着香山街道的风景,更为香山街道居民的生活添加了许多风雅志趣。

  香山街道的居民皆以香山为傲,论起“香山”这个名字的由来,还要从一块石头谈起。

  香山的最高峰顶有一块乳峰石,形同香炉,晨昏时分,缭绕的云雾远远望去就犹如炉中的袅袅香烟,人称其为香炉山,后简称为香山。

  古时的香山漫山遍野都是杏花,明诗有云:“寺入香山古道斜,琳宫一半白云遮,回廊小院流春水,万壑千崖种杏花。”不过,现代香山却以红叶之美为最,金代诗人周昂曾赋诗来赞美香山的美景:“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

  “伶界大王” 梅兰芳

  香山东面有一座小山,名作万花山,低矮舒缓,本来十分普通,却因为一个人而远近闻名,这个人就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

  梅兰芳,字畹华,因与万花同音,所以他对万花山情有独钟,甚至把家族墓地安于此。梅墓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梅花,白色梅花形的墓十分别致,处处都透着梅花的清雅之气。周围的围栏上点缀着朵朵白梅,让人不禁想起梅兰芳这位“伶界大王”的婀娜风姿和一身傲骨。

  梅兰芳酷爱香山,他经常来香山游玩。一日,他与几位好友在山间游玩时发现一块形状规整的巨石,一时兴起,便在巨石上写下一个“梅”字,笔势清劲潇洒、气度不凡。谁也没想到的是,梅先生写下"梅石"之后,却意外"换来"了露天义演。

  坊间传说,当年熊希龄利用香山的房舍开办慈幼院,收养因河北水灾而流离失所的儿童。当时熊希龄正为办学经费短缺而发愁,听说了“梅石”后,便借题发挥,要“惩罚”梅先生在香山搞一场义演。

  梅先生知晓原委后欣然同意,于香山上演了一出拿手好戏——《宇宙锋》,并把全部收入都捐给了慈幼院。

  碧云古刹传佛音

  香山公园北侧是碧云寺,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寺院依山势逐渐高起,造型精美,被香山街道的居民称为西山上的“最美古刹”。

  碧云寺中轴线的左右两侧都有建筑,左为罗汉堂,右为水泉院。罗汉堂有雕像508尊,全都是木质雕刻,外覆金箔。罗汉堂正门内塑有四大天王,中心为三世佛,四面通道上各立有塑像一尊:东为韦驮、西为弥陀佛、南为地藏菩萨、北为疯僧。

  最有趣的是,在北面屋梁上蹲着济公。传说罗汉堂排位那天,济公很早就来到碧云寺,可大门还没开,恰巧遇到一位花花公子强抢民女,济公打抱不平,救下民女却误了排位。待济公回到碧云寺,所有座位皆满,他就只好把屋梁当座位了。

  五百罗汉像

  除了四大天王、三世佛外,罗汉堂里五百罗汉像也很夺人眼球。五百罗汉按顺序排列,栩栩如生,姿态各异,有的闭目静坐,有的低垂双眼沉思,有的面露微笑,有的不怒自威。五百罗汉的形象各异,各个精彩,可称得上是佛教雕塑艺术的集锦。

  水泉院

  水泉院则是碧云寺内风景清幽的好地方,院内松柏茂密,其中三代树最有名、最奇特。柏树中套长着柏树,最里层却长着一株楝树,现在楝树仍旧活着。院中还有一天然流泉,名“水泉”。泉水自石缝中流出,汇而为池,泉水旁边是用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缀着花木,使整个水泉院如同一座精致清幽的庭院花园。

  “金风猎猎吹远松,青霞朵朵生残峰。西山一经三百寺,唯有碧去称纤侬。”碧云寺这座古刹,山清水秀,地势“荡荡开朗,有大人威严”,不论晨昏、晴雨,景致都是别具一格,可谓是美不胜收。

  “秋回人不归,独留山中醉”

  初秋时节,晚风吹红了枫叶,世界纷纷扰扰,人车川流不息,而香山街道的居民独享着一份清静悠然。

  这份悠然来自于千年历史的积淀,来自现代文化生活的创新,来自对生活中细微美好的发掘与满足。如同多年前梅公在万花山间地流连,发现一方巨石时的欣喜,现代香山街道的居民也用自己的双眼发现着生活中每一处细微的幸福,享受着自然风景和文化活动带给他们的精神滋养。

  编辑 / 吴嘉莉

  审校 / 张丹

  图片来源 / 网络

责任编辑: 李 泳洁

海淀公益广告

Copyright ©2009 www.bjwmb.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
主办单位: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运行管理: 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 webmaster@bjwmb.gov.cn Telephone number:86 - 010 - 6267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