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大庄科创新红色教育模式
发表时间: 2018-12-06 来源: 北京延庆文明网

 

  2017年4月8日,“追寻先辈足迹,继承红色基因——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红色体验活动,在延庆大庄科红色体验基地的山谷举行。来自首都高校的师生、党校培训班的学员、驻村的第一书记以及纪检干部,通过一系列的红色体验活动,感受红色文化和廉政文化。

军爱民、民拥军,在霹破石村参加重走“红色路”的人们在当地仍能感受到延庆村民对革命先烈的情谊。

2014年清明时节, 延庆大庄科乡董家沟村老党员宋金海和十多位党员以及普通村民为四名牺牲于解放战争的无名烈士扫墓,此举延续了半个世纪。

参与红色体验活动的人们中午吃行军餐,感受革命者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017年5月4日,来自延庆区160余名中学生在沙塘沟村重温平北抗战的“红色岁月”。

  瞻仰红色遗址、徒步行军体验、品尝行军野餐……北京市延庆区大庄科乡开放式红色体验基地自2016年10月启动至今,不断深化,目前已启动2.0版的红色教育培训,创建红色教育新模式,传承红色精神。

  大庄科乡有先天的红色基因。在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是伪蒙疆、伪满洲、伪华北三个伪政权的结合部,是敌人的心脏地区。由于这里群山连绵、纵深广阔,群众基础良好,八路军三次挺进北平,最早就驻扎在这里,并在此建立抗日根据地。1938年,平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大庄科乡沙塘沟村诞生,发展了6名农村党员,沙塘沟村也由此成为“平北红色第一村”;1940年,昌延联合县政府在大庄科乡霹破石村宣告成立,成为我党在平北地区成立的第一个基层抗日政权,标志着平北抗日进入新阶段。

  大庄科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继承和弘扬红色精神,2016年10月22日,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大庄科乡启动开放式红色体验基地,让党员和群众能够在相对真实的体验中,感受革命先辈精神力量,传承红色文化。启动至今,基地每年接待5万余人,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2018年7月开始,基地升级2.0版本,创新了红色教育模式。

  例如,大庄科乡拥有“红色后七村”,即铁炉、沙塘沟、景而沟、霹破石、里长沟、董家沟、慈母川等七个相邻的村庄,因此被称为“后七村”。打造基地的同时,大庄科乡复原了当年在各村之间联络通行的4条徒步行军线路,行军路线将平北红色第一村旧址、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沙塘沟反击战遗址、太子沟战斗遗址、反扫荡藏粮洞遗址等红色遗迹连成一线,同时能够瞻仰白龙潭烈士纪念碑等、“英雄谱”抗日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文化建筑,通过列队行军,帮助广大党员群众对“红色后七村”形成整体认知,体验革命先烈转战之辛劳和艰难,深刻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为了将党风廉政教育融入红色体验基地建设中,大庄科乡建立了平北红色第一村纪念馆、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等6个廉政教育基地,将“红色”与“廉政”两种文化有机融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各自的岗位中率先垂范、清正廉洁,发扬新时期的长征精神。

  大庄科是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世代传承,虽然老一辈大多已故去,作为晚辈他们肩上更有一种传承的责任和愿望。为此,大庄科开放式红色基地由原来的单一体验,起用当地农民作为讲师。目前已有四位农民成为讲师,六位农民成为讲解员,为体验者提供生动讲解。(北京晚报 叶晓彦文 刘平 贾德勇摄)

责任编辑: 秦雪娇
待完善

主办单位:北京市延庆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yqxwmbcjk@163.com Telephone number:86 - 010 - 69140012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