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不忘初心 延庆守住好山好水好生态
发表时间: 2018-12-13 来源: 北京延庆文明网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

  从1978到2018,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40个年头。40年风云激荡,40年壮阔波澜,神州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40年,延庆与祖国同步,与世界和音,古老的妫川焕发出勃勃生机。延庆人民挺立改革潮头,在“勤”中求进步,在“变”中谋发展,倾心建设美好家园,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40年来,延庆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延庆主要发展工农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延庆提出“冷凉战略”,利用“冬冷夏凉”的气候优势,推动旅游业发展。1996年,延庆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提出了“三动战略”,踏上了一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绿色发展之路。2005年,延庆被确定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坚定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开始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城市。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更进一步坚定了延庆走生态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延庆坚持不懈将自己打造成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最靓丽的一张“金名片”。

▲70年代的白河堡水库,工人们正在拉套竖井出渣(区水务局提供)  

  回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延庆人民忠实履行了打造首都生态屏障的艰巨任务。面对短期经济利益的诱惑,经得起;面对落后发展条件的制约,耐得住。在世园会、冬奥会的筹办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逐渐成为环境优美、人文宜居的现代化城区和北京生态文明成果的展示窗口,以四十年改革开放历程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未来的延庆,将是一座享誉世界、激情飞扬的冰雪之城,是一座鸟语花香、锦绣斑斓的园艺之都,更将是一座国际化、高品质的世界级生态融城。

▲白河堡水库 段学锋摄  

  延庆,将在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鼓舞下,以守住好山好水好生态、建设绿色发展聚宝盆的坚定决心,以全力服务保障赛会、建设高质量生态涵养区的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努力奋斗!

  数说发展 图证变迁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占比

  ■ 2013年到2017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1993年到2017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产业结构占比

  ■ 1993年分别为:一产32.2%;二产31.8%;三产36.0%;2017年分别为:一产5.0%;二产31.3%;三产63.7%。

  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

  ■ 传统农业向绿色无公害、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

  ■ 2017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7亿元,是1978年的25.7倍,年均增长8.7%。

  生态资源持续保护

  ■ 区内有10个自然保护区,9个水源保护区,全域内100%为水源涵养区,城区内建成风格各异的公园9座,占新城面积约20%。

▲龙庆峡荒山治理前

▲龙庆峡荒山治理后  

  绿色宜居城市逐步兴起

  ■ 改革开放以来,延庆区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生活宜居程度大幅提高。

  旅游市场蓬勃发展

  ■ 延庆区正在朝建设全域旅游城市迈进

  ■ 2017年延庆区A级及以上和重点旅游景区收入突破10亿元,是1987年的63.3倍,年均增长14.8%;

  生态文明日益彰显

  ■ 从1982年到2017年,36年累计有153个系统、单位及全区农民706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3365.82万株。

  从2008年开始,延庆逐步形成了百余支环保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参与服务累计5万余人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成为工作重点。本着“服务首都,富裕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延庆的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断深入。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比改革之初增加了2.5倍;人均生产粮食增长63%;耕地生产能力提高67%;粮食总产量达到1.6亿公斤,比1978年前增长了80%。新兴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三资企业也开始落户妫川。初步开发了松山、龙庆峡等旅游景点,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开始得到发展。

▲延庆夏都 陈康摄  

  1986年,延庆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冷凉战略”,充分利用“冬冷夏凉”的气候特点,开发冬季旅游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力推动旅游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开辟了延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夏都公园郁金香绽放 段学锋摄

  1996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延庆县委、县政府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提出了“旅游牵动 城镇带动 科教推动”的“三动战略”,并将其写入延庆县“九五”规划。

  2005年,北京市政府将延庆等五个区县确定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县委、县政府立足区域定位,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并写入延庆县“十一五”规划纲要。

▲休闲延庆 绿色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市委市政府全面加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延庆县委、县政府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出“用生态赢得主动、用生态赢得优势、用生态赢得未来”,努力将延庆建设成为北京生态文明成果的展示窗口,首都市民休闲放松的心灵家园,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共赢典范。

  1978-1985年

  第一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

  以发展工农业为主要目标

  ◆ 1979年,四海公社书记在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总结汇报了菜食河村农业生产责任制经验,这一做法随后在全县推广实行。

  ◆ 1982年,延庆县委、县政府积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迈入新阶段。

  ◆ 1983年,白河引水工程正式竣工。白河引水工程,是将白河水引到妫水河后给官厅水库补水,并解决延庆川区农业用水,同时通过南干渠向十三陵水库补充水源。

  ◆ 1984年,古城水库改称龙庆峡,对外开放。

  1986-1995年

  第二阶段:

  “冷凉战略”时期

  “冷凉战略”时期

  利用气候环境,发展优势产业

  ◆ 1986年,延庆县开始正式实施商品粮、淡季蔬菜、优质果品和肉食品四大基地建设。

  ◆ 1987年1月,首届冰灯艺术节在龙庆峡开幕,拉开延庆乃至北京冬季旅游的序幕。

  ◆ 1993年后,延庆荒滩治理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康庄风沙危害区被确定为全市绿化重点工程。

  1996-2004年

  第三阶段:

  “三动战略”时期

  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 1996年,延庆加快经济发展,振兴农、工、商、旅、建五大产业,努力建设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和优美旅游度假胜地。同时,提出北京“夏都”概念,全力打造“夏都”品牌。

  ◆ 1999年12月,延庆县被国家环保局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 2004年以来,延庆重点打造妫河生态休闲走廊、北山生态观光带、官厅水库生态库滨观光带、龙庆峡下游森林走廊。

  2005-2012年

  第四阶段:

  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时期

  坚定可持续发展路线

  ◆ 2006年12月,延庆县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确定了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

  ◆ 2009年,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康庄风沙危害区治理、S2线和110国道绿色通道以及四大生态景观走廊等绿化工程。

  ◆ 2012年9月29日,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正式致函批准中国北京举办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A1类),地点位于延庆区。这是延庆有史以来承接的规格最高的专业类世博会,也是延庆生态文明发展的至高荣誉和重大机遇。

  2012年至今

  第五阶段:

  进入新时代

  提出“用生态赢得未来”的发展理念

  ◆ 2014年7月,第11届世界葡萄大会在延庆举办。大会的成功举办,有力促进了延庆怀来一带葡萄种植业的发展,带动了葡萄酒产业的优化升级,延怀河谷葡萄品牌逐步树立起来。

  ◆ 2015年底,延庆撤县设区,标志着延庆的发展跨入新的历史阶段。

  ◆ 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延庆成为三大赛区之一,将承担高山滑雪、雪车、雪橇比赛项目。

  ◆ 2017年9月,环保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延庆区成为北京市唯一入选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 秦雪娇

主办单位:北京市延庆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yqxwmbcjk@163.com Telephone number:86 - 010 - 69140012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