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评】新条例为北京垃圾分类按下提速键!
发表时间: 2019-12-06 来源: 北京延庆文明网

  11月27日,北京市通过了《关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将从明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这标志着北京将正式跨入垃圾强制分类的新时代,更加干净、更加文明、更加宜居。

  哪些新规引人关注?一是垃圾分类标准,北京延续了此前的四分法,即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这样的分类标准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保持一致,有助于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行动统一。二是垃圾桶设置,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设置要求,比如社区和村庄,要求成组设置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桶,在一个区域至少设置一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机关、单位、社会团体等应当设置四类垃圾桶,其他公共场所只需要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类垃圾桶即可。三是处罚问题,生活垃圾既然要强制分类,就必须有强制措施。条例规定,单位和个人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对于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单位最高可处5万元罚款;对屡屡不按规定投放的个人最高可处200元罚款;餐馆和旅馆等场所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

  近年来,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始终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试点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科技智能项目被应用到垃圾分类探索中,出现了扫码、刷脸、自动识别、积分兑换等创新做法,在形成垃圾分类“北京模式”的同时,也逐步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新的生活时尚。根据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到今年年底,全市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将达到60%,明年将达到90%。《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修改通过,无疑是为全市垃圾分类推广“提速”,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建设文明整洁、宜居可持续的新北京助力。

  垃圾分类是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是一次文明素质提升的检阅。对于我们生活的城市和家园来说,垃圾分类有助于维护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对于个人来说,垃圾分类有助于培养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社会整体文明素养的提升。垃圾分类从倡导到强制,需要一个转变过程,上海、深圳等城市此前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有成功措施,也遇到一些阻力。垃圾分类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实现,不是出台规定就完事大吉,后续工作更为复杂,尤其是培养市民垃圾分类习惯,做到习惯成自然、文明成自然,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提前谋划条例落实的保障措施,做好条例落实的后半篇文章。期待北京垃圾分类能够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助力。(路小河)

责任编辑: 施晓雨
待完善

主办单位:北京市延庆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yqxwmbcjk@163.com Telephone number:86 - 010 - 69140012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