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评论】IP的改编需静下心来 不能急功近利
发表时间: 2016-02-17 来源: 北京延庆文明网

  IP是英语“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直译是“知识产权”。 现在所说的IP,通常指将那些已经被受众熟知的、有开发潜力的网络小说、网络游戏、动漫、歌曲等。

  影视业购买文学版权的传统由来已久,IP改编其实并不是新鲜事,但IP概念在中国影视界的大爆发却是最近两年的事。最近两年由IP改编的作品票房大卖,IP逐渐成为热词,IP改编也掀起了热潮。

  2015年是IP改编大热的一年,《何以笙箫默》、《左耳》、《捉妖记》、《大圣归来》、《琅琊榜》、《花千骨》均改编自网络著名的IP。目前,IP改编的趋势还在愈演愈烈。

  总的来说,IP改编热的出现是一件好事,也是行业的大势所趋。

  网络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写作的机会和平台,网络文学的繁盛为一向缺乏好剧本的影视业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素材。优秀的IP有着深厚的受众基础,改编出来的影视作品更容易获得票房,进一步激活了影视市场。网络小说版权价格的走高,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发展。大IP网络作者主导改编作品逐渐成为趋势,也无形中提升了编剧地位。

  但是,另一方面,IP改编热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近几年来,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屡创新高,大批外行业的热钱开始涌入影视业进行投资,形成了一股为挣快钱不顾品质的浮躁之风。

  《何以笙箫默》被拍成电影之后登上了烂片排行榜,在演员演技和情节上都备受批评,但票房仍然超过9亿。《盗墓笔记》被拍成电影之后饱受原著粉丝的诟病,却也赚得盆满钵满。一些大的IP被改编之后,虽然制作粗糙不被叫好却也能叫座。这一现象导致了制片方们对IP的疯狂追捧和拥抢,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很多好的IP遭到囤积,或者被快餐化地乱拍一通。

  并非只要有一个强大的IP就能保证改编作品的成功,大IP改编失败的案例也很多。影视作品一味地依赖大IP的影响力,而不注重内容品质的精心制作,最后必定让原著受众失望。长期以往,烂片终会导致观众的流失,并不能产生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优质的IP本身影响力大,备受观众期待,更需要创作者静下心来,谨慎对待。网络小说和影视作品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艺术,小说可以自由地叙述、描写,而影视作品更依赖画面感的展示。IP的改编要尊重原创的精神内核,但必须根据影视作品的视听语言方式进行二次创作。

  2015年大热的《琅琊榜》就是一个成功的IP改编范例。制作方从2011年就买下小说改编权进行改编,最终在2015年与作品与观众见面,可谓四年磨一剑。他们在改编的过程中,抓住了原著中家国情怀、兄弟情义的世界观表达,又在剧情、表演、影像构图、服装、礼仪、器具、建筑、场景布置上精雕细琢,注重使用专业的视听语言讲故事,对影视作品画面有着极高的要求。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琅琊榜》成为2015年的精品剧,征服了大批观众,在网络的反响开创纪录,被观众评为“国剧良心”之作,成为IP原著党最满意的一次改编。在国内热播的同时,海外也争相购买《琅琊榜》的播出权。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琅琊榜》的成功说明,在IP的改编中抱着负责任的态度,尊重观众的审美能力,尊重改编剧应有的艺术审美,在得到观众满意的同时更能收获丰厚的市场回报。

  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但任何时代影视作品都是内容为王的,只有真正优秀的影视作品,才能笑到最后。(杨彬)

责任编辑: 刘晓洋

主办单位:北京市怀柔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bjhrwmw@126.com Telephone number:86 - 010 - 69645375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