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评论】高中生古诗文背诵的意义
发表时间: 2018-01-19 来源: 北京怀柔文明网

  1月16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新课标的相关情况。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成为课标修订重点,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原来的14篇增至72篇。(人民网)

  这个新闻一出来,有一部分人不解,觉得诗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成为将来谋生的专门手艺,年幼的孩子理解不了一些诗中的感受,为什么要占据他们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死记硬背古诗文呢?

  首先,背诵古诗文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精确、优美地用文字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目都是精挑细选的经典篇目、名家名篇,代表着中国文化的至高境界。尤其古诗,凝结了中国文字最美的一面,有着独特的意境美、情感美、韵律美,是语言的精粹。“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诗句音韵和谐、字句优美、立意高远,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无可替代的。当孩子背了诗,这些字句牢牢印在了记忆中,当下一次尝试表达自我或写作文的时候,他便不经意间多一份美感。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12岁以下的孩子的脑子,正处于黄金记忆期,这个时期记住的东西往往能记一辈子。对于孩子来说,世界上绝大多数事物都是未知的年幼的孩子就像一块白布,脑海的仓库也是的比较空白的,正因为这样才要用优美、精粹的内容去给他打下一个好的填充基础。对孩子来讲,他们感兴趣的可能就是吃和玩、看动画片、打电脑游戏了。你不让孩子吟诵优美语言的古诗词,他也会自然而然地记住一些语言,但往往就只是一些日常生活接触到的通俗用语,动画片、游戏里的流行用语、广告用语,相对比较贫乏而浅白。《喜羊羊》这样的动画片看得再多,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提高不了多少。这样的孩子写起作文来就会觉得脑中空洞,绞尽脑汁搜寻不出两句优美的句子。孩子长大后看到大千世界的美景,心有所感想要表达的时,想来想去,也只能憋出一些“我X”、“牛X”、“真他妈好看”这样粗鄙的词。看看现在的朋友圈和微博,一个有古典文化底蕴的人表达情绪的方式更有诗意和深度,没有文化的则粗鄙很多,只有人云亦云地跟风一句“蓝瘦、香菇”这样的话。

  至于孩子还不能理解古诗文的情感,这点不重要。让孩子听着、背着古诗词,哪怕现在不明白意思,都比让他脑海中的语言只有粗鄙浅显的词句要好。许多优美的诗词背下来,就会在心里逐渐发芽、生根。日后等到孩子逐渐长大,在某一天,触景生情,突然就能理解领悟那些诗词的感情,就能体会到和古人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就能体会到那种美好感受。这样的孩子,心有一个广阔而美好的世界,幼时背诵的那些美好诗词便将逐渐展开在他眼前,他看到长城,想到的是“雄关万里、固若金汤”而不是“长城好长”,他开心时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慨,失意时会获得“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大气鼓励,孤单时能获取“天涯共此时”的宽慰。自古而来,他的各种情感都会被很多先人经历过,在诗词中展现过,这些诗词的共鸣会让他不孤独,会给他力量。

  翟鸿燊曾这样说:“你把《道德经》背下来,老子跟你一辈子。你把《孙子兵法》背下来,武圣人跟你一辈子。你把《论语》背下来,孔子曾子跟你一辈子。你把《心经》、《金刚经》背下来,佛菩萨跟你一辈子。”除了培养语言能力和增强记忆力,不少经典的诗文还能够对孩子良好三观的形成有助益,在锻炼思维、增强智慧、培养耐心、提升气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让人受益终身!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援引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名言;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引用中国先哲孟子的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日本前首相小泉就引用过墨子的“为义非避毁就誉”来强调派遣自卫队支援伊拉克重建的意义。当前,中华文化的复兴正在光明的坦途上迈进,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对中华文化的热度都在渐渐增加。古诗文是中华文化几千年传承的无价之宝,它是中华文化的根,政府大力弘扬它绝对是一件正确的事情。背诵不是唯一一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方法,但它确实是一种有用的策略。我们也不要觉得背诗文只是应付考试,可以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将眼光放长远,“读史使人聪慧,读诗使人灵秀”。愿越来越多的孩子能真正体会到经典古诗文的魅力,体会到我们中华文化的魅力。(木林)

责任编辑: 杨彬

主办单位:北京市怀柔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bjhrwmw@126.com Telephone number:86 - 010 - 69645375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