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文明网评】韧性副中心:身边建起“安全港”
发表时间: 2023-05-15 来源: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每天,紧挨着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将军府东路,地铁轻轨八通线快速驶过,路面上人流如潮、车来车往,城市生活一如往常生机勃勃。不远处一个不起眼的路口下却“别有洞天”:3个舱面排列有序,这里是燃气、电力、给水等多条市政管线“居住”的“集体宿舍”——城市副中心地下综合管廊。排水管道不畅容易内涝、燃气管道泄漏暗藏隐患、桥梁设施老旧损坏影响出行……地下综合管廊对这些风险隐患实施全领域、全过程、全时段监管。目前城市副中心已建成地下综合管廊60余公里,构筑城市地下“生命线”,让城市更有韧性。

  一座城市的“韧性”体现了城市在抵御灾害并从灾害中“修复”的能力。今天是中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让我们看看在防灾减灾方面,城市副中心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对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风险的应对能力,让城市更有“韧性”的。

  一楼一策:身边建起“安全港”居民吃下“定心丸”

  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开展救灾指挥、综合应急医疗救护、专业救灾队伍驻扎、市民避难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

  近年来,不少小区都建起了这样一个地方,平时可供居民健身、娱乐、休闲,遇到火灾、爆炸、地震等突发性灾难事件时可以变成居民身边的“安全港”,这个地方就是应急避难场所。

  音响、话筒随时待命,冲锋舟、棉被、帐篷、电筒、衣物、绳索、发电机、灭火器等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在远洋东方公馆小区建设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约1000人临时避难。另一个老旧小区天赐良园建成时间较早,曾经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几近“瘫痪”。经过改造,小区蝶变重生并在1000多平方米的空地上建起了应急避难场所,不仅能为小区居民服务,还能辐射周边的小区。

  居民身边的“安全港”除了应急避难场所,还有应急救援站。为了补齐灾难防御短板,及时化解安全风险,多地将应急救援站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这些在改造中建起的应急救援站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常常在居民危难之际“大显身手”。在华业东方玫瑰小区外,一个近两米高的蓝色亭子头顶“防空防灾”四个大字。“这是应急亭。”临河里街道社区工作者打开亭子门详细介绍道。亭子虽不大,装的宝贝可不少,大到扩音器、灭火毯、雨衣雨鞋,小到折叠铲、高频口哨、多功能应急钳,种类齐全。

  

在西集镇杨家洼村北的“柔水杨洼”景区,宽敞平整的公共空间里还隐藏着应急减灾的功能

  位于西集镇杨家洼村北的“柔水杨洼”景区,是集历史遗迹保护、市民休闲游憩、改善生态环境、防灾应急避险于一体的现代城市综合公园。这里宽敞平整的公共空间,其实还隐藏着应急减灾的功能。比如公园中央一大片公共草坪区域,遇紧急情况时,可用来搭帐篷。公园西南侧为物资集散平台,平时可供村民打球、健身,紧急情况时则可用于堆放、储备物资。

  楼下就是避难所,身边就有救援站。城市改造中补齐设施短板,筑牢生命线与安全线,让居民吃下“定心丸”。截至目前,城市副中心已建成19处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约331万平方米,按照常住人口184万计算,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约1.8平方米。

责任编辑: 张斯瑀
相关报道
主办单位:北京市通州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新华网工作组
E-Mail:tzhwmb@126.com 电话:86-010-69552548
ICP 备案号:京ICP备 06033490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