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北京艺术中心首秀云端演出
发表时间: 2024-03-27 来源: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有着“文化粮仓”美誉的北京艺术中心,是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格局中落成不久的艺术殿堂。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里的智慧声学效果在开幕以来的演出中,更是赢得音乐界大咖和专业观众的赞赏,被评价“不只是清晰度,更有色彩感”。

  上周六,指挥家水蓝、钢琴家让-艾弗兰·巴维与英国爱乐乐团与观众云端见面,献上了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的云端首秀。音乐响起,京杭大运河的柔波倒映出伦敦塔桥的壮美,让观众在家里就能聆听英国爱乐乐团温润醇厚的管弦之声,漫游欧洲古典音乐的璀璨星河。

  演出以爱德华·埃尔加《E小调弦乐小夜曲》开始,中提琴温厚纯粹的音色启奏,献上“爱的告白”。《降E大调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将贝多芬炉火纯青的作曲技术彰显得淋漓尽致,恢弘的结构中蕴含着波澜壮阔的旋律。而作为音乐会上演率最高的交响曲之一,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再度归来,威武雄壮。

  当天,近1700万人次围观这场线上演出。“在直播中看到了建成的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里的管风琴很醒目!感恩。”来自广东的观众线上留言,“为国家大剧院普及提升国民音乐素质的努力点赞!”

  “线上演出可以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角多维度观看演出,声音上实现全景声艺术效果。”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宫吉成介绍,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满场混响时间2.3秒,声学效果达到国际一流,这为线上演出的声音效果提供了保障。不论观众用什么设备投屏观看,都能从视觉和听觉上拥有非凡的沉浸式体验。视觉上画质清晰,明暗对比细腻,听觉上无限趋近真实。

  秉承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理念,线上演出是国家大剧院搭建数字文化传播平台的重要创新探索。2020年4月11日,国家大剧院以“迟来的春天”为主题,推出了首场线上演出,尽管最初是线下演出停摆状态下“临时搭班”做了线上,但线下演出恢复后,线上演出也作为剧院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业务,保留并壮大了起来。此后每个星期六,国家大剧院线上演出都准时与观众相见,陪伴大家走过“春天在线”“声如夏花”“华彩秋韵”“冬日之约”,四季循环。截至2024年3月25日,线上系列演出已播出231场,全网总点击量累计超57.19亿次。其中,2024年度线上系列演出已播出13场,累计点击量超2.30亿次。

  5G、8K、VR、AR技术轮番应用,高雅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飞进了寻常百姓家。2020年8月,国家大剧院采用“8K+5G”技术直播音乐会,在舞台艺术领域实现了全球范围的首次成功尝试。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安卓客户端和PC网站还特别增设了“沉浸耳机”和“沉浸音箱”两种虚拟全景声特效功能,把音乐厅的声场带到观众的耳边。前不久上线的春分菁彩声音乐会,更是与央视新闻客户端合作,引进三维菁彩声技术……从编制相对简单的室内乐起步,大剧院的线上演出迄今已覆盖了音乐会、歌剧、舞蹈、话剧、戏曲、舞台艺术电影等多种类别,拓展舞台表演艺术的展现形式。

  不过,线上演出并非直接将线下演出搬到线上,而是要根据线上传播的特点进行二次创作。比如增设演出导赏环节,让观众对演出的艺术家和表演故事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通过邀请业内嘉宾分享一些有趣的知识点,强化艺术普及的功能。“以这次演出为例,线下2000人观看,线上1700万人次观看,传播力和影响力显而易见。”宫吉成说。不仅如此,大剧院每年也会专门推出面向全球的直播演出,让中国文化漂洋过海,向全球观众传递民族之声。目前,国家大剧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产链条,创意策划、演出拍摄、传播推广、舆情监测……一个专业的线上演播制作队伍逐渐壮大,成为线上演出制作的骨干力量。

  “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的声学效果全球领先,为线上演出的声音效果提供了保障,未来这里也会推出更多的线上演出,与全国乃至全球的观众见面。”他表示,未来在演出形式、拍摄手法、场地合作模式等方面大剧院还会不断创新,用科技为艺术赋能,为艺术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责任编辑: 米 朝辉
相关报道
主办单位:北京市通州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新华网工作组
E-Mail:tzhwmb@126.com 电话:86-010-69552548
ICP 备案号:京ICP备 06033490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