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家园 增进民生福祉
发表时间: 2021-09-27 来源: 微微景山

  日前,景山街道工委书记陈君走进街巷胡同,和居民面对面交流,对街道“美丽院落”项目、皇城景山街区申请式退租及恢复性修建项目、胡同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进行现场督导。

  和居民面对面交流“美丽院落”落实情况

  “一把尺子量到底,争取尽快完工”

  “书记,我们院子改造1年多了,到底什么时候完工?道路一直在施工,老人容易摔倒。”一走进黄化门街35号院,陈君就被院子的居民围住了。“您别着急,之前改造工作遇到一些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我们一定加快进度,争取尽快完工。”陈君耐心地说。

  去年,景山街道启动黄化门街35号“美丽院落”治理试点项目。

  “前期部分违建已经拆除,违建拆除后,原来贴着违建安装的清洁能源‘煤改电’电表、电箱就在道路中间了,强弱电改造需要资金审批、项目招标,耽误了一些时间,现在强弱电改造已经基本完成。”陈君向居民解释了工期延长的原因,又和社区书记、综合行政执法队工作人员了解了整体施工进度。

  “书记,我们这个院还剩3个违建没拆,你们可要想想办法。”孟女士在院子里住了60多年,亲眼看着院子从宽敞的大院变成违建密布的“迷宫”,“如今政府要进行环境整治,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我和邻居们都支持。”孟女士在簇拥的居民中挤上前说。

陈君在黄化门街35号与居民交流

  “您说得对,前期已经拆除了30多处违建,剩下的3处我们会积极做居民工作,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陈君说完,转身叮嘱一旁的工作人员,要加紧推进违建拆除工作,组织加快推进院落整治,尽早改善好院落环境。

  记者在现场看到,黄化门街35号院大部门房屋已经修缮一新,青砖灰瓦建筑古朴典雅,头顶的架空线消失不见了,电力电箱已经改造完毕。据了解,下一步,小院将平整地面,拓宽通道,满足微型消防车通行需求,院门处将建设社区共享客厅。此外,小院还将搭建社区文化小舞台、带充电桩的非机动车停车棚等设施。

  据了解,去年以来,景山街道对辖区内26个院落开展了“美丽院落”整治,解决了院落积水、公共空间占用、绿植增补、路面平整、立面粉饰等问题,得到了居民一致好评。

  查看腾退院落拆违情况

  “尽快拿出规划设计方案”

  从黄化门胡同向南穿行,陈君来到刚刚完成申请式退租的三眼井胡同。今年3月,三眼井片区申请式退租工作启动,6月5日结束退租签约,整体签约率达62.3%,其中直管公房签约率达88.29%。

  “签约居民已经基本搬走了,胡同安静了很多。胡同里有很多红色旅游资源,我们制作了地图,方便大家游览。”陈君边走边说,来到了三眼井胡同72号院。

陈君在三眼井胡同72号院查看拆违情况

  记者在现场看到,小院居民已经全部退租,违建也基本拆除,正房和两侧厢房被保留下来,露出四合院的原始风貌。院子中间腾退出近100平方米空地,几株高大的槐树郁郁葱葱。据了解,这里原来是一个三进四合院,后来被分割成3个小院,住满了居民。从残留的违建地基可以看出,院子原来布满了违建,院内道路蜿蜒曲折,最窄的地方只有40厘米宽。

  “要尽快拿出规划设计方案,按照‘一院一方案、一院一设计’原则,合理设计、利用腾退房屋。”陈君向现场施工人员了解了施工进度,并要求施工方注意空置院落的火电等安全问题。

  “变化太大了,都快认不出来了。”走访时,陈君遇到了院子的老居民桂先生,看着拥挤的大杂院变成宽敞的四合院,桂先生不禁感叹,“没想到我住的院子拆完了变得这么宽敞,我都感到震撼了。”桂先生说,他已经通过三眼井片区申请式退租政策购买了豆各庄的共有产权房,80多平方米的两居正在装修中,“等以后院子恢复原貌,我会带着我的伙伴儿们一起回来看看,希望这个空间能被好好利用。”

  前不久,皇城景山街区景东片区直管公房申请式退租和恢复性修建项目(即皇城景山街区二期项目)正式启动,片区内508户居民可根据自身意愿,申请共有产权房或公租房,改善居住条件。“目前处于政策宣讲期,居民退租意愿比较强烈。”陈君说,退租后如何修缮和规划腾退空间是街道和实施主体需要考虑的问题。

  现场处理胡同垃圾乱投放问题

  “需要长期宣传引导,同时加大执法力度”

  “那里有人乱丢垃圾,我们过去看看。”路过一条背街小巷时,陈君看见一包垃圾扔在了电线杆下面,“仔细找找,也许能发现线索。”陈君和街道综合执法队队员蹲在地上,一点点翻找。废纸、包装盒、塑料袋……终于,大家在一个快递包装袋上找到了有用的信息。

陈君和街道综合执法队队员翻找信息

  “我们会和对方沟通,提醒对方正确投放垃圾,如果多次警告无效,相关部门会进行处罚。”陈君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总有一些居民为了图省事,不认真分类垃圾或者随意乱丢垃圾,针对这些现象,街道将宣传动员、说服教育和综合执法相结合,目前情况已经有所好转。

  今年6月,景山街道响应东城区在平房区推行垃圾不落地的政策,在8个社区12条胡同试行早、晚集中分类收运的形式。汪芝麻胡同全长约480米,原来有3处桶站,进行垃圾不落地试点后,街道撤掉了2个桶站,每天一早一晚由垃圾分类工作人员上门收垃圾。下一步,景山街道计划在今年12月底前将辖区胡同内所有桶站全部撤除,在胡同内全面开展垃圾不落地。

陈君检查汪芝麻胡同垃圾不落地情况

  “大家还习惯定点投放么?”在检查汪芝麻胡同垃圾不落地情况时,陈君碰到投放垃圾的居民,与其攀谈起来。“一开始不太适应,后来就好了。”这位居民告诉陈君,自己和垃圾分类指导员学了不少垃圾分类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了相关知识。

  “垃圾分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宣传引导,同时加大执法力度。”陈君指着汪芝麻胡同一处墙角告诉记者,这里以前经常有人乱丢垃圾,街道在这里张贴了“禁止乱倒垃圾”的宣传告示,同时通过城管进社区进行执法,有效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除了我以外,街道各级干部每天都在走胡同,我们将包社区处级干部、街巷长、社区工作者纳入到了街巷管理体系中,按照制度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将网格化管理做细、做实。”陈君说。

责任编辑: 季畅
主办单位:北京市东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dcwmb@163.com Telephone number:86-010-64075483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