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不露”的钟鼓胡同
发表时间: 2021-10-08 来源: 微微景山

  地安门东大街往南,北河沿大街的西侧,藏着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胡同,别看它不起眼,却与音乐、文学渊源颇深。这条小胡同见证了哪些历史,又藏着哪些秘密,今天就和您聊聊“深藏不露”的钟鼓胡同。

 

  从“钟鼓司”到“钟鼓寺”

  说起钟鼓胡同的历史,根据文献记载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

  在明朝,北京有两个地方文艺气息浓厚,它们每天与宫廷内的音乐、歌舞、戏剧“打交道”——一个隶属于礼部,侧重排练和演出;一个是宫廷官署,侧重组织和协调。它们是官方的礼乐庆典等活动的办事机构——教坊司和钟鼓司。而钟鼓胡同的得名,就与这明代二十四衙门之一的钟鼓司关系密切。

 

钟鼓胡同

  钟鼓胡同一开始并非此名,而是叫钟鼓司胡同。《顺天府志》载:“钟鼓司胡同,司亦称寺,有钟鼓寺,明钟鼓司即其地也。”

  明代史玄所撰的《旧京遗事》中曾提到:“内臣钟鼓司,专一统领俳优,如古犁园令官之职。成化中,阿丑以谲谏,知名于后。旧止有打稻、过锦诸宫戏。”这充分说明了钟鼓司在明代宫廷音乐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万历野获编》

  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也提及,“内庭诸戏剧,俱隶钟鼓司。皆习相传院本,沿金元之旧相事。多于教坊相通。至今上始设诸剧于玉熙宫,以习外戏,如弋阳、海盐、山诸家俱有之。”

  清朝康熙年间,设立南府(道光年间改为升平署),掌管宫廷演出事宜,钟鼓司和教坊司相继取消。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掌权后,“钟鼓司”的衙署已经变成了“钟鼓寺”的禅房。她把这里辟为尼姑庵,为年老出宫的宫女提供一处安身之所。民国时期,这里又变成民居,即今钟鼓胡同17号。

升平署一角

  清朝宣统年间,人们大多把这里称作钟鼓寺胡同。

  文化领袖带来“文学光环”

  时间悠悠走到民国,百年跌宕间,钟鼓寺烟消云散,这里成为居民大院。

  随着钟鼓司的职能不再,钟鼓寺胡同也随之有了一段从没落到辉煌再到没落的经历。1918年,胡适租下了钟鼓寺胡同14号。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自由主义的先驱代表、拥有众多博士头衔的著名学者,胡适的到来像是给钟鼓寺增添了一层文学的“光环”。

钟鼓胡同14号(现17号)

  1918年3月

  胡适写信给母亲,谈起准备在北京租赁一所较大的四合院:“……今天下课后,出去寻房屋,寻了两处,一处约有十七间,价钱太贵了,房子又太旧了,故不曾和他还价。一处有房十间,都还新,似乎还合用。我问他价钱,他开口要了二十五圆一月,大约二十一二圆可以租下。明天再去问问看。若让至二十圆,我便租了。现住的房子太坏了,太不紧密了,所以要搬家。”

胡适

  1918年3月27日

  他在写给妻子江冬秀的信中说明,在靠近北京大学红楼的地方,已看完了一所房子,地方离学校很近(与江朝宗住宅相隔一巷),已付了定钱,预备搬进去住,房租每月20银圆(合今人民币约800元)。那时,胡适任教不久,又是新婚刚过,尚无多少积蓄,因而租赁了这座普通的四合院,确实很便宜、很划算。

  这里距沙滩一带极近,小院也是四合院,大于此前的缎库胡同8号,但格局相仿,正房宽敞廓落,两侧也是厢房。当年,正房是胡适的卧室与书房,厢房则是客房及客厅。

 

北大红楼

  1921年9月20日

  钟鼓寺胡同又迎来了胡适好友高一涵,之前两家便住在一起,交情颇为深厚。他搬进钟鼓寺胡同7号院之后,胡适为此专门在当天的日记中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一涵与我同居四年,今天他移至同巷七号居住”。

 

高一涵

  高一涵也是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他曾与李大钊同办《晨报》,与胡适两个人同为北大教授,脾性很是相投。1918年,《新青年》改革,高一涵与胡适、陈独秀等轮流主持该杂志。后来,两人在这里又合办了《努力》周报,为知识分子提供公开议政的平台。《努力》周报的成立地点,就在钟鼓寺胡同胡适的家中。

《努力》周报

  这里一度热闹,常有学生聚在屋中辩论。从那时起,钟鼓寺胡同便成为京城才子墨客的根据地,陶孟和、梁漱溟、王宠惠、汤尔和等文化名人都曾往来于此。

  1926年

  胡适搬离了居住数年的钟鼓寺胡同,搬到景山大街陟山门6号。

  1965年

  整顿地名时,这里被正式改名为钟鼓胡同。

  现今的钟鼓胡同,一切归于平淡。漫步其间,钟鼓司的歌舞声似从远处飘来,鸿儒间谈笑风生,仿佛就在耳边。这条不起眼的小胡同,串起了歌舞升平和百年跌宕,串起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与变迁。

责任编辑: 季畅
主办单位:北京市东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
E-Mail:dcwmb@163.com Telephone number:86-010-64075483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